邳州法院官湖法庭“十个结合”抓创建
作者:朱玉军 发布时间:2006-11-24 浏览次数:4899
邳州市人民法院官湖人民法庭在创建省级“青年文明号”活动中,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深入开展了以规范管理为标准、科学管理为手段、岗位创优为重点、先进典型为导向的群众性竞赛活动,组织和引导全庭干警牢固树立爱岗敬业、公正司法、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思想,收到了良好效果,赢得了辖区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该庭在创建活动中,做到“十个结合”抓好创建工作。
一、把创建活动与开展阳光审判结合起来。近年来,官湖人民法庭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在审判工作中的监督作用,自今年初以来,人民陪审员共参与审理各类案件16件,占普通程序审理的24%,超出上级法院规定的14个百分点。先后邀请地方各界人士、个别涉案人员召开4次座谈会,面向社会发放征求意见函300余份,发放青年文明号便民服务卡近1000张,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参与案件旁听3次,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把创建活动与自觉服务大局结合起来。官湖人民法庭所在地的官湖镇,是全国四大板材加工基地之一,在法庭受理的案件中,30%涉及到当地的板材加工企业。为此,官湖人民法庭成立了“板材合议庭”专门负责此类案件的审理与调研,并且不定期召开“私个企业法律座谈会”,为私个企业进行法律专题讲座,为外来打工人员提供法律咨询。今年5月12日,恒福木业因经营不善而面临破产,许多债权人聚集该公司门前,准备抢财物,官湖法庭知道后立即组织人员赶到现场,进行法律宣传,最终,债权人放弃了非法想法而走上诉讼程序。
三、把创建活动与搞好舆论宣传结合起来。今年2月23日,正值春耕农忙时节,官湖人民法庭组织全庭干警送法到田间地头,为当地农民送去了“如何识别假化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宣传资料,在向当地农民宣传法律的同时,也在实践着一心为民的宗旨,该条信息后来被《人民法院报》给予刊登。为使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增加社会影响力,官湖人民法庭充分利用大众传媒优势,先后有“东陇海线上的明珠”、“这就是科技法庭”等文章在江苏法制报等多家媒体上进行报道,提升了法庭对外的良好形象。
四、把创建活动与加强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官湖人民法庭先后起草制定了《审判流程管理制度》、《值班制度》、《网站管理制度》等22规章制度,内容涵盖法庭管理的方方面面。真正形成以制管事、以制管人的有效机制。结合院制定的岗位目标考评办法,进行细化责任,制定了符合本庭实际的《官湖人民法庭岗位目标考核细则》,实现了以岗位目标为基础、以奖惩制度为依托、以责任追究为措施、以队伍建设增活力为目标的奖惩激励工作制度,采取点评、督察和考核等办法,充分调动青年干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队伍建设和创建活动始终处在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五、把创建活动与打造一流的科技法庭结合起来。官湖人民法庭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率先提出要打造徐州地区乃至江苏全省的一流科技法庭。为此,官湖人民法庭先后投入近50万元用于科技改造,对外创设了“官湖法庭网站”,配置了大型户外电子显示屏;对内设置了数字监控系统,安装了门禁、安检,推行网上无纸化办公和电子印章使用。为提高全庭干警的业务技能和法律理论水平,官湖法庭开展了“二一二”学习工程,每周利用两个晚上学习审判技能,采取模拟法庭、技能辩论等形式;利用一个晚上写学习心得或工作小结;利用两个晚上学习法律专业理论。逐步实现由装备的高科技向干警的高素质转变,真正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
六、把创建活动与规范司法行为示范点结合起来。官湖人民法庭作为徐州法院系统的规范司法行为示范点,深感责任重大。如何把创建活动溶入其中,实践中官湖人民法庭做到了“四个同步”,即舆论造势同步、学习深化同步、活动开展同步、成果转化同步,使创建活动讲规范,示范点建设有创建,真正做到了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七、把创建活动与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结合起来。创建活动中,官湖人民法庭严格按照申报创建青年文明号集体的各项要求,通过电视、报纸、网站进行公示。在法庭醒目位置对青年文明号信用公约、创建口号、考核标准、监督电话、服务承诺内容、创建集体成员的照片等相关信息进行公开亮相,不定期邀请市人大、市政协、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以及新闻媒体等有关部门组成巡视监察组,对创建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明查或暗访,使青年文明号各项创建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八、把创建活动与加强勤政廉政建设结合起来。官湖人民法庭在创建活动中,注重加强勤政廉政建设,自觉运用党纪、法纪、警纪严格要求干警。今年先后6次组织全庭干警参加受贿案旁听庭审、观看警示教育录像等。尤其在省高院下发新《六条禁令》后,全庭干警立即组织了学习,做到所有条款熟记于心,并严格落实到实际工作、生活中去。截止目前,全庭共拒收礼金、礼物折合人民币近1万元,拒绝吃请近60人次,无一名干警因违法违纪问题受到处理。
九、把创建活动与开展“两对待”活动结合起来。“对待工作要用心,对待同志要诚心”是邳州法院党组面对新形势所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这项活动开展以来,官湖人民法庭自觉将“两对待”溶入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岗位练兵、岗位竞赛,在院组织的审结案件与书记员速录竞赛中,审判员刘惊涛以审结案件300件、书记员郭依楼以每分钟168个字分获第一名。现在,用心做事、诚心待人的情景在官湖人民法庭随处可见。
十、把创建活动与服务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官湖人民法庭从司法为民的点滴处做起,在立案庭设置便民联系卡、岗位监督卡和便民饮水机,悬挂了劝勉用语牌、便民箱等,经常性地开展上门立案、预约立案,对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官司纠纷,优先给予解决。今年6月,官湖人民法庭所在镇的大黄村,因拆迁旧房、改建新房,12户农民与村委会发生纠纷,使该村新农村建房规划不能得到实施。官湖人民法庭知悉情况后,立即安排两名办案经验丰富的法官亲临现场,做调解工作。两名法官到达现场后,对12户农民宣传法律,讲新农村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大家应多支持、多理解,同时做好安抚工作。对村委会主要传授工作方法,不要操之过急,要给老百姓讲清道理,真正让大家心悦诚服,通过两名法官近4个小时的苦口婆心的说服、宣传,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从年初到现在,官湖人民法庭为所在辖区新农村建设处理各种案件近30件,且无一差错,为建设稳定、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