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场雪 / 杨梅花
发布时间:2004-02-26 浏览次数:8865
头天晚上下了一夜大雪,第二天,雪停了,天异常的冷。老上访户老柳还是一大早就踏着积雪来到睢宁法院,因为听说今天是院长接待日。 立案大厅门前的雪已经打扫干净,大红瓷砖的台阶湿漉漉的,闪闪发亮。一路上的积雪很厚,老柳的脚冻得有些麻木了,他习惯性的跺了跺脚上的雪,就径直走上了台阶。 “哗”,脚下一滑,老柳一个趔趄向前扑去,忽然一双手拉住了他。老柳就势抓住那双手,小心翼翼地走完了那六级台阶。“没想到这么滑”,老柳嘀咕着,抬头看看拉他的人,高高的,瘦瘦的,看起来很年轻。年轻人忙着招呼里面的人“当事人来了,你们要提醒一下,或拉一把,防止跌伤人”。 老柳来到立案庭里边的信访室,一杯热气腾腾的茶递到了他手中。没想到接待他的竟是趔趄时扶他的年轻人。“我是来找院长的”老柳心里犹豫了一下,也许是刚才被年轻人拉了一把的原因,他没有说出口,而是放下茶杯讲起了他的“遭遇”。 原来三年前,老柳和别人打架,双方都受了伤,他告到法院,没想到法院却判他败诉,赔了对方医药费。告别人反而赔了钱,村里人议论纷纷,老柳感到委屈万分,以后在村里怎么抬的起头。“我去告他,我赔钱,天下哪有这样的理,法院一定收了对方的钱才会这样的”,于是老柳开始了四处上访的生活,赴宁进京,进京赴宁,但没凭没据,有关部门几经审查,案子判决也无可指责,折腾了三年,也没理出头绪。许多部门的人都知道了老柳的大名,也知道了他的“天大冤枉”,讲的多了,渐渐的,见到他都象躲瘟疫似的躲了起来,但一旦认准了理,倔强的老柳就再也不回头,他像祥林嫂似的,见了谁都要讲他的“冤情”。 年轻人微笑着,温温和和的听他在那里罗嗦。好久了,没有人愿意这样耐心的听他说话,老柳感到虽没见到院长但今天没白来。年轻人听完后又耐心的将他的事一点一滴的分析给他听:“向你这种情况法律规定…”;“如果设身处地的替对方想一想…”;“邻里和睦…”;“四处上访浪费了多少钱,耽误了多少夏收秋种…”; “四处上访耗费多少精力,一家都不得安宁…”。没想到年轻人懂得还真多,也许是年轻人的亲和力感染了他,老柳第一次心平气和的听完了这些话,而没有像往常那样说不上两句就发火,就骂娘。也许是屋内暖气的原因,刚才冻僵的脚渐渐有了知觉,浑身都暖融融的,老柳很舒服的活动了一下身子骨,“好久没有这样舒服的感觉了,多久了,上一次什么时候,算算,三年多了,这三年我在干什么呢?哎,当时也就是一口气不顺,但从来也没有一个人把我看在眼里,哎,自己怎么就这么牛角尖呢?…”堆在心里几年的石头忽地落了地,舒坦了很多。 这时,他柳的杯中又续满了水,他很惬意的和了口,无意间看到旁边的饮水机上写着“便民茶桶”几个字,一部电话机上写着“便民免费电话”。走出信访室的时候,已将近中午了。阳光暖暖的照在远处的雪地上,“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该去看看那几亩麦子了”,老柳寻思着。忽然老柳一楞,在刚才他差点滑倒的地方,铺上了一层两米宽的绿色防滑地毯,大红色的瓷砖衬着嫩绿色的地毯,象青青的春天的草坪,走在上面软软的,稳稳当当的。 老柳走下了台阶,以后再也没有回来过。 只是后来听人说,睢宁法院院长姓蔡,39岁,高高的,瘦瘦的。 |
文章出处:睢宁县人民法院
文章作者:杨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