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淮安讯:2001年开始,金湖法院主动围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资源优势,创造性地开展了以“院党组联系经济主管部门、业务庭室联系乡镇、干警挂钩重点企业”为主要形式的“两联一挂”司法服务活动。2008年,该院又根据形势开展的需要,进一步拓展服务空间,将服务领域延伸到全县26个行政机关、117个行政村、60个骨干企业和13所中小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9年来,“两联一挂”活动一直是该院的传承项目,并通过不断积累、总结和完善,成为该院能动司法、服务大局的品牌亮点工作之一。

自活动开展以来,全院累计为联挂单位举办法制讲座600余场、巡回审判300余场,受教人数近10万人;审结、协调涉及联挂单位案件1100余件,保护债权1400余万元;审查修订各种经济合同5000余份;执结涉及联挂单位案件600余件,收回债权4000余万元;调处诉前案外矛盾纠纷2000余起,依法为农村清财化债1200余万元。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得到了地方党委、人大、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在历次人代会上该院“两联一挂”活动成为人大代表的热议话题,予以充分褒奖。

一、法律服务进部门,促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构建“官”、“民”关系平等和谐的基础和保障。9年来,该院以“联挂”服务活动为平台,以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为抓手,深入开展了“三个十”系列服务活动,即每年为行政机关开展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为主题的十场行政法律法规知识讲座;以案说法为主题的十场庭审观摩;以转变职能、改善工作、规范执法为主题十条司法建议。系列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同时也提升了各行政部分在人民群众中满意度。城市规划、拆迁改造,是倍受市民关注的行政举措,为了支持协助县委县政府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振荡、避免纷争,该院主动介入,提前做好对相关职能部分执法行为、执法程序的审查,修正各种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或扰民、侵民、害民的行为,确保行为、程序公正、公开、严明、合法,同时善始善终协助党委政府及相关部分做好广大拆迁户的思想政治工作,争取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由于注重科学、工作到位、保障有力,近年来全县平稳拆迁3000余户,没有发生一起因拆迁而引发的越级上访、没有发生一起因拆迁而引发刑事案件。

二、审务进乡镇,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法治农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为加大对农村的普法力度,9年来,该院多措并举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一是各业务庭室分别与全县11个乡镇结成挂扶对子,并从全院挑选出26名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法官,采取包片的形式,派驻到117个行政村,指导农村平安创建工作。二是通过法制讲座、法律咨询、为农服务热线、巡回审判等途径,大力宣传《土地法》、《农业承包法》、《民事诉讼法》等与农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农民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三是建立健全以法庭为中心,各乡镇调解中心、各村调解委员会、各组调解员为成员的四级调解组织网络,适时、适地、适人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四是依法清理村级债务,为农村办实事。2007年在全县“两会”期间,该院在征求代表、委员意见时发现,代表、委员普遍反映村级债务包袱沉重,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稳定的重要原因,迫切希望法院能通过司法途径帮助解决。对此该院高度重视,把化解村级债务作为服务大局的一项重点工作。针对村级债务构成复杂,清欠难度较大的实际,明确一名副院长挂帅,从各业务庭抽调具有农村工作经验的法官,分成两个组,进驻到重点村镇开展依法服务。两年多来,我院共为全县11个乡镇依法清收村级债务1200余万元,其中有78个村已实现“零债务”。

三、“护航”进企业,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服务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在应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中,该院从党组成员到庭室干警,自觉把审判职能和联挂单位的需求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司法服务主动性。一、开展前瞻性调研。为了全面了解企业经营动态,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该院从各庭实抽调40余名干警,在第一时间分头深入到60家联挂企业,就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影响,开展专题调研。二、强化司法应对措施。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关于司法应对宏观经济变化的工作意见》。并结合类案的审判和执行,制定下发了《关于妥善处置因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引发的各类案件的指导意见》,指导各业务庭慎重把握裁判尺度。在此基础上,为避免新的“弃企逃债”问题的发生,院党组还专门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司法建议,建议政府:加大行政管理力度,加强对相关企业财务状况的监控;灵活运用司法强制措施,加强对外逃企业主及隐匿资产的追查;快速介入财产监管,加强对企业主外逃后资产安全的保护;拓宽专项救助基金的范围,在企业资产不足清偿时,政府增加垫付工资资金,更好地稳定职工情绪。县委县政府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和各方合力做好相关工作。三是服务保障进企业。13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设立联系点,全面了解和掌握企业涉及大项目建设、涉诉、建章建制、重大经济决策进展、签订重要经营合同、影响较大的劳动争议等情况,通过向企业发放防范经营风险提示、提供法律咨询、指导清收债权、审查经济合同、依法办理涉企案件等措施,竭力帮助引导应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今年以来,全院累计为联挂单位举办法制讲座40余场次,受教人数近8000余人次;审结、协调涉及联挂单位案件300余件,保护债权1000余万元;审查修订各种经济合同2000余份;执结涉及联挂单位案件80余件,收回债权1400余万元;调处诉前案外矛盾纠纷300余起。

四、送法进校园,增强青少年遵纪守法意识。坚持把营造安定有序的校园环境,作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重要内容。一是选择寻衅滋事、团伙犯罪等校园易发案件的成人犯罪案例,组织中小学学生旁听开庭,让他们了解这类犯罪的性质、表现及其危害性,提高他们的自警意识。二是组织有一般违规违纪的学生到看守所、省少管所等法制教育基地参观,加强他们的防范意识;三是开展庭校共建,选派骨干法官担任中小学法制副校长,运用学校德育教育阵地,为学生上法制课,增强他们的守法意识。四是与公检司、政法委共同选择典型案例,编撰法制教育宣传册,发放至全县中小学,扩大法治宣传面。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全县校园环境有了显著改善,在校生违法违纪现象逐年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