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蝶盈舞黯自伤
作者:朱洪勤 发布时间:2008-05-30 浏览次数:2070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然觉,则遽遽然周也。周之梦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庄周梦蝶醒来,惊奇地看到自己是庄周,竟犯了糊涂,不知是自己做梦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成了自己?此乃先秦散文名著《庄子?齐物论》关于庄周梦蝶的故事,蝴蝶首次出现在有稽可考的文学作品里,后人因此衍生出人生若梦、世事难料的感慨。
蝴蝶属于完全变态的鳞翅目昆虫,一生须历经卵、幼虫、蛹、成虫(蝴蝶)四个时期。蝴蝶之所以美艳倾世,全在于它翅膀上那层呈粉状的细小鳞片,不同颜色的鳞片在翅膀上拼成各不相同的花纹,或艳丽夺目,或素雅大方,其色彩之丰富斑斓,委实令人叹为观止。
蝴蝶体态婀娜,舞姿轻盈,灵动飘逸,似纷飞的花朵在春光里舞蹈,以流光溢彩的生命在天地间划出一道流动的彩虹,因而颇受人们的青睐。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蝴蝶作为自然界中的“绝代佳人”,自然成了历代文人墨客借以咏志的重要题材。人们在赞美它的同时,又赋予它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它成为爱情、幸福、美满、和谐的象征。
古诗文中吟诵蝴蝶的丽词佳句不胜枚举。李太白在《长干行》中写下的“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表达了深闺中的妻子对外出的丈夫的日夜思恋。秋来八月,看到蝴蝶双飞双栖,更添伤感。“欲争蛱蝶轻,未谢柳絮疾。”则将活泼少年飞奔追蝴蝶抓柳絮之景描绘得栩栩如生。《锦瑟》一文更浸彻了对亡友的追思与哀悼,李商隐巧借庄周梦蝶的典故,吟出“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诗句,上句喻物为合,下句喻物为离。“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也因此成为千秋咏诵的佳句。
欧阳永叔在《望江南》中写有“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的名句,将蝴蝶的体表特征和生活习性刻画得灵动传神。“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翩翩蝶儿在旖旎春光里徜徉飞舞的情景,跃然于纸上。蝶如此惹人爱怜,就连素以豪放著称的辛弃疾也写下这样的绵软之作:“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蝶是美丽的,她的美丽注定了她要被世人猎捕,充作玩物。当她流连于春的原野,谁不艳羡她瑰丽的霓裳?谁不希冀将她据为己有?在人们眼里,能飞的动物,特别是小动物,总归是令人疼惜和怜爱的。飘逸之心渴望像蝶一样自由地飞舞,释放着动人的魅力,尽情地享受愉悦;伤怀者则求若静蝶,恬淡地隐躲在花丛里,嗅着醉人的花香,藏着悄无人知的心事……持怜惜之心行掳掠之道,从起始即注定了霓裳仙子无可逆转的悲悯运势!无可奈何花落去,也许是蝴蝶最真切的内心写照。
大自然创造了太多的美丽,却永远挽留不住人们所渴望的完美与永恒。人们在众里寻她,不惜千度百度,不断的期待却换作了持久的失望,最后空余下绝望…… “吴中有花蝴蝶,橘蠹所仕,妇孺呼黄色者为梁山伯,黑色者为祝英台。”(冯梦龙?《情史类略》)当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故事传到西方时,她最终拥有了一个凄美的名字??《蝴蝶的故事》。梁简文帝《咏英台化蝶句》诗云: “复此从凤蝶,双双花上飞; 寄语相知者,同心终莫违。”文人的笔触,将蝴蝶幻化成缠绵的遐想,成就了蝴蝶爱的千古绝唱!侧耳谛听幽幽似泣的《化蝶》,人们情不自禁想到了铩羽濒亡的蝴蝶。生命的意义,并不是完全为了承载快乐才活着。生命的本身已经肩负着太多的责任,太过沉重……
今夜,我将斑斓如旧。
今夜,我将伤痛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