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将此文写成人物特写,因为我觉得那是影像工具也能做到的。而我着墨的本意在于记述一段生活,既融入我的思想,又能呈现灵魂的原貌,象是踩青,象是郊游,天高胸阔,如沐春风,把一壶碧螺春茶,娓娓道来人世间的沧海桑田。

因此,次篇应该是人物传记的前奏。大写意,泼墨画,脸谱式的记述,面对面的对白风格,在轻松开放的心态下聚焦本文的主人公。

走近旭东。

不经意间我们已经共事有年了,他是我的顶头上司,在他手下我愉快地工作和生活着,最主要的,中年的我能挺直腰背,以人生最美的姿态面对键盘和屏幕,从节骨生硬转为十指翻飞如雨,工作间阳光充沛,龟背竹生机盎然,见证了他的个人魅力的展示和下属的心灵的自由释放。

脑海不由浮现两位伟人:已故总理周恩来和现任总理温家宝。周的魅力为世人所敬仰,对其温和的处事方式和鞠躬尽瘁的公仆形象人们记忆犹新;温总理,虽不曾以惊天业绩折服民众,但其与国人一起走过极为关键的改革开放的行程,揽全局于胸怀,他的努力得到了百姓的认同。这几年,中央领导人的平民作风,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关注民生的施政方略,概能深入人心,与总理的身体力行不无关系。难能可贵的是其持有一种大国政治家的气质:仰望星空,悲天悯人,日理万机之外尚能将目光穿越时空,掸落浮尘用心贴近《沉思录》,聆听智慧,惠泽苍生。领袖具有诗人气质和哲学胸襟,华夏民生有福了!

但对于我们这个时代和大的生存环境,我还很难抱以太多的乐观,中国的国情实在是痼疾重生。在工作和建设国家这个层面上,更多的雄心勃勃背后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动机??扪心自问,多少次我出于公心?耳濡目染,用心省察,辈朋们以及更为年轻的一代,几多报国之志和创业热情遭遇无形之手的扼杀而胎死腹中,丧失殆尽。

旭东似乎是个例外,至少在我的工作圈子甚或我的视野中。他也许有很多的亮点,但真正令我眼热的还是他的公心。记得当年启用小平时毛泽东就很看重他处事公道的优点,老毛说,不是讲小平没有私心,没有偏倚,但总的说来比较公道,比较厚道。小平成为划时代的人物,山高人为峰,可以说公道是高山仰止之德。作为基层市级机关的中层干部,旭东也在他的岗位上发散其厚德之馨。

出于公心才讲公道。身兼办公室主任,处于机关的核心位置,必须是上传下达、协调内外而又注重工作效能的一把好手,旭东堪以此任,不长的时间里他的工作得到了上下一致认同。但作为当今时代的公务人员,他的定位远非滞留于刀笔精通的廉吏形象,他的品质是一个民族的发展基因,是能称得上民族脊梁和国之栋梁的东西。他的眼里只有团队利益,不结党,不营私,不媚上,不欺下,十指弹琴,同志情,父母心,在机关管理上始终高扬人性化的旗帜。

周和温,作为大国总理,先后树立了不同时代高层政要的良好形象,虽然为人处事的风格有异,但都极具个人的人格魅力。旭东也是一个以人格立足的汉子,虽然服务的层次不同,但他俨然与先辈一样理解了共产党员的全部含义而能站立于优秀的行列。

公道必厚道,宅心仁厚的他原则待事,诚心待人。他的周遭始终伴随着一种暖融融的办事氛围,那是人性之灯传递着温度。与他相处,非常惬意,也很自然,不用担心,更无须诚惶诚恐,如坐春风中便觉着沐浴在现代人的人性光辉里。面对他,你的提防和狡黠是多余的,而在精神放松中你会油然而生敬意??敬重他,这是必然的结果。这样的人自然是谋事不谋人,尽管他力主要快乐地工作着,但因对事业的忠诚,他总觉重任在肩,使命召唤,孤心而苦诣。他也讲算计,但不是算计人,而是以节俭的理念操持着全院的后勤保障。有时伏案熬文章,他也会叹声苦“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我看到他的鬓发中灰白已悄然隐伏,无言中我整肃文案,顿改蔫怠之容。

私下和他玩笑:“你能将习惯了松散的我调动起积极性,可见你的高明。”他的接话颇热人心头:“你也有你的长处。”他看人总多看别人的长处,再现了他待人的宽厚和公心。2007年他出色地奉献了十几份对同事的评语,那是真心捧出、公心制作的关爱和期望,堪称美文,令我折服的拳拳之语和他的体己也许是这期间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交流中我们不囿于工作的话题,我已然感觉到他作为管理者角色之外与身具有的思想深度。他认可现实与精神存在割裂的现状,用“你做的事很有意义,要体现自身的价值”来鼓励我,而我的视线越过虹桥上空,与悄然划过的鸽哨一起融入远方。

旭东人至中年,养成了天天阅读的习惯,杂家似的汲取各种养分,对新上市的知识狼吞虎咽,多有涉略,因此日常话题常议常新,处久了自会窥见其实诚外表之下胸藏的锦绣。为了驱除岗位工作的枯燥,他倡议工作必须创新。他把文秘岗位的职责形象地喻为俯拾领导思想火花,育火种而成火炬的过程;07年院务管理革新动作频频,有的即是他的手笔;各种场合的发言,他均能推陈出新,令人耳目一新;而他的坚守职业的情操,业已融入血肉之躯。当今是高产颟顸人士的年代,旭东却能超越平庸,常持年青的心态,与时俱进,思想弥新,应归结于他怀有一颗对事业的赤诚之心。

突发兴致考证旭东名字的起源,这显然是革命激情年代的产物。原来令尊卢老先生是毛泽东的忠实“粉丝”,以名言志,寄语下一代,旭东在这样的环境中接受教诲,茁壮成长,可谓根正苗红。时代往矣,本不能忘。

但我深知旭东属于仰望星空的一代,在其身上,我依稀看到了中国的未来,中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