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徐州讯:72上午,铜山县三堡镇民调中心人头攒动,县法院来这里公开开庭、巡回审理一起因路面障碍物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一案。法官来到家门口断案,吸引了三堡镇十里八村的几十名老百姓的前来观看。

930分,庭审准时开始。原告龚亮宣读了起诉状:414晚上,龚亮骑摩托车从家中去上夜班,因对面驶来的卡车刺眼的灯光阻碍了视线,被倒在路上的树干绊倒,造成腿部和左手手腕骨折,一颗门牙折断,后在医院住院治疗21天,支出医疗费7142.87元。因倒在路上的树是新何村村委会卖给村民董月飞的,又因村民陈昌凤主张权利在树伐倒后没有及时运走,以至发生了伤害事故。龚亮要求法院对两村民和村委会判决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发生的11425.19元相关费用依法予以赔偿。

在承办法官王会收的主持下,三方被告先后进行了答辩,都提出不应当承担责任的理由。在进入调解程序后,虽然原告同意和被告调解,但董月飞坚持认为没有责任而拒绝,鉴于当事人申请就案件事实进一步补充证据,法庭没有当庭作出裁判结论,法官宣布休庭。

虽然期待中的法官当庭判决没有发生,但到村民中开庭还是让不少旁听的村民议论纷纷。“上个月刚听说有人在家门前路上堆放建房石料,摔伤了人赔了好几千块钱,路上可再不能乱放东西了。”一位年轻人说。“老百姓都要到县法院打官司,感到很大的不便。现在法院全面开展巡回审判活动,马锡五式的办案方法又回来了,很受欢迎啊。”当地一位镇政府干部说。

据了解,为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稳定一方”的办案效果,提高司法为民的服务水平,铜山县法院大力开展了“巡回审理,就地开庭”活动,选择在辖区有重大影响、具有典型宣传教育意义、有利于扩大办案社会效果的案件,以及其他涉及民生的婚姻家庭案件,不动产权属、相邻权纠纷案件,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件,土地承包纠纷等案件巡回审判。凡拟巡回审判的案件,都与巡回审理地的基层组织进行了充分沟通,争取基层组织的参加。并且以张贴开庭公告、村委会广播通知等适当的方式将巡回审理、就地开庭的具体信息向社会公示,保证有一定数量的群众到场旁听。庭审中,法官结合案情对诉讼参与人、旁听群众因势利导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适时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和征求群众意见,使很多看来疑难复杂的纠纷,通过实现民意与司法裁判的良性互动,得到了妥善解决。今年16月份,该院已巡回审理案件265件,其中调解结案或撤回起诉的242件,占91.3%。

谈起开展“巡回审理,现场开庭”的意义和作用,铜山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蔡可勇深有感触。他说:“法官走出法庭、到当事人所在地和纠纷发生地解决纠纷,这种简便快捷的审判方式体现了方便群众诉讼、减轻群众诉累的为民宗旨。在巡回审判过程中,邀请当地享有较高威望的人士参与对当事人做说服解释工作,邀集有关人员到场评理析案,争取民调组织和村民(居民)自治组织以及其他组织的支持,能够有效争取各种社会力量对司法工作的协助、支持和配合,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合力。巡回审理就地开庭是落实审判公开的重要载体,当事人和人民群众旁听庭审和调解的过程就是接受法治教育的过程,法官结合案情对诉讼参与人、旁听群众因势利导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能进一步扩展司法宣传渠道和形式,强化了司法宣传导引功能。特别是巡回审理就地开庭使群众参与调解、参与审判,疑难复杂,社会影响大的案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组织群众评析案件,了解和倾听广大人民群众对案件处理的看法和意见,作为裁判所要考虑的民意因素,是民意沟通表达机制的一个重要方法,使司法裁判结果更好地体现民众情感,更便于群众接受和认同。

既深入基层化解纠纷,又通过审判普及宣传法律,巡回审判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得到了辖区各镇党委政府和有关村民委员会的有力支持与配合,至6月底,全县21个镇()中,除院机关和三个法庭所在的四个镇外,其余全部提供人民调解中心等场所为法院固定巡回审判点,配备了简易的审判设施和旁听的座位,使固定巡回审判点与流动巡回审判相结合,为法院进一步做好巡回审判工作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在日前召开的“铜山县法治创建暨旁听庭审推进会”上,铜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苗加清对各镇设立巡回审判点赞赏有加。他说:“这不仅解决了法院巡回审判场所,而且对人民调解员队伍提供了直接的业务指导和培训。今年全县开展旁听庭审活动,要求全体行政执法干部包括乡镇工作人员都要至少旁听一个相关案件的审判,在监督评价司法工作的同时,促进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巡回办案点无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