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连云港讯:近年来,灌南法院立足县情、案情和社情民意,积极探索青少年维权工作信思路、新方法,以省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为平台,采取“五个强化”,扎实开展青少年维权工作。2008年少年刑事案件审判庭成立后,当年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88件,判处未成年被告人113人,62名未成年被告人被适用缓刑、判处管制或单处罚金。无案件被再审、改判,案件质效指标综合排名全市第二。全年开展校园法制专题讲座20多次,受教育中小学生达10多万人次,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效果明显,未成年刑事犯罪已下降10%左右。

一、强化维权创建工作,确立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目标。在未成年人案件审理和维权工作目前成绩的基础上,立足县情,继续加强省“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维权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强化青少年创建工作,加大争优创先力度,进确立更高创建目标,并制定周密创建计划,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积极争创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

二、要强化维权共建,建立和完善青少年维权社会网络。主动加强与教育、公安、检察、司法、民政、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的联系与配合,健全联络沟通机制,建立和完善青少年维权的社会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强化法制教育宣传,特别是利用好未成年人集中的中小学校园阵地,在充分保护当事人隐私权的情况下,适当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完善结对帮教和社区矫正衔接机制,建立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社会综治网络,构建青少年维权的社会系统工程。

三、强化质效意识,提高案维权案件的质量和效率。加强未成年人案件法官队伍建设,青少年维权的司法能力,提高维权案件质效指标。要规范案件办理程序,优化审判效果,探求因人制宜、因案制宜的办案思路,加大涉少权益保护的民事、行政案件的调解和协调力度,不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工作。对抚育纠纷案件、未成年人追索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的案件,义务人确实困难不能履行法定义务、易导致未成年人生活困难的,要积极加强与民政部门的沟通、交流与协调,彻底解决实际困难,不能让未成年人因生活困难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四、强化延伸维权,特别关注特殊群体青少年维权。针对我县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留守儿童数量巨大的实际情况,强化延伸维权,关注特殊群体青少年维权工作,进一步创新创建、维权工作举措,创新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措施,采取儿童容易接受的形式,加强对留守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提高未成年人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和自我维权意识,最大限度减少留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几率。要关爱矫正对象中的弱势群体,对生活困难确需救助的,要联合民政部门进行及时救助,避免因生活困顿原因再犯。

五、强化司法宣传,营造全民维权的法制氛围。充分运用现代化传媒强化未成年人案件审理和维权司法宣传,利用有线电视覆盖广大农村、互联网通向千家万户、报刊杂志走进寻常人家,信息传媒广泛普及、信息传播迅速快捷等有利条件,及时宣传未成年人案件审理和维权创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和亮点,向公众广泛公开未成年案件和维权信息,提高公众的未成年人维权意识,营造全民了解、理解、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案件审理和维权工作氛围,开创未成年人案件审理和维权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