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盐城讯:大丰法院少年法庭始终注重青少年维权工作实效,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通过五项措施全力构筑维权教育网络,不断增强青少年维权意识,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撑起了和谐、法治、平安的成长空间。

一是建立教育基地。针对该市职业学校学生犯罪率居高不下的特点,在职业学校建立了“学生法制教育基地”,该院安排落实了数名宣传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法官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和辅导员,经常性地深入职校开展法制教育工作,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思想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在校学生违法犯罪。

二是创新审判方式。针对未成年人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是非分辨能力较差的特点,该庭采取适合于未成年人心理、生理特点的庭审方式,通过尝试圆桌审判、特邀陪审等形式,用聊家常的方式,了解其家庭背景、犯罪原因及认罪程度,庭审询问方式上注意语调温和,用语文明,消除未成年被告人对抗情绪,结合案情,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使未成年被告人能正确看待自己的罪行,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

三是加强庭外普法。该院少年法庭法官定期深入学校、社区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及典型案例的宣讲,及时选择社会性典型案例和学生易发的犯罪案例作为庭审教材,组织学生旁听,以公开宣判、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向青少年进行直观、形象的法制教育,加大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力度,不断提高未成年的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青少年能知法,学法,守法。去年少年法庭组织了5次大型庭审观摩,举办了6次法制讲座,听众人数达千余人次,大大增强了未成年人的法制维权意识。

四是巩固回访帮教。该院少年法庭坚持做好未成年被告人的回访考察和家长的监管指导工作,对一些回归社会或回校读书的未成年被告人,少年法庭不定期对他们进行回访考察,及时关注缓刑少年犯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态,必要时向家长下发监管令,及时做好总结、分析,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可行性的预防措施,提出相关司法建议。

五是组织联席会议。主动加强与公安、检察、司法、妇联、共青团等机关、社会团体的联系配合,组织召开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联席会议,探讨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对策建议、研究制定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方案,达成了加强青少年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要从小学生抓起的共识。通过组织失足缓刑犯进社区义务劳动、召开家长管教指导会、开展社会帮扶送爱心行动、警示教育等活动,多形式、全方位地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的家庭、社会环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