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无锡讯:江阴市是外来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县城,作为一个庞大的就业群体外来人员对江阴的整洁、绿化、城市建设、交通运输、市民日常生活等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大大促进了江阴经济的繁荣。但是,由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普遍偏低、劳动时间过长、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增多等实际问题,加上外来务工人员本身文化程度不高,从众心理强,法律意识淡漠等因素,使得他们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权益上得不到保障,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纠纷。

江阴法院根据近年来受理的涉外来人员的案件,对症下药,主动作为,集中针对近年来涉外来人员的劳资纠纷、刑事案件增多的现状,提出对应举措,切实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司法保护力度。

保障外来人员的劳动权益

近年来,江阴法院受理的劳资纠纷案件总量高居不下,其中,涉及外来务工人员的案件更是超过60%,在这些案件中,外来人员的劳动权益往往遭到侵犯,比如外来人员的工资报酬过低、超时加班现象严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较少、劳动安全防护措施差,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等,加上有些外来务工人员一旦发生劳资纠纷,往往依靠自身群体的力量蛮干,使得结果更加严重。

为此,江阴法院推出多项措施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首先,劳动争议案件巡回法庭一方面对涉及外来务工人员地劳动争议案件进行集中的劳动争议审判培训和调查研究,缩短诉讼时间,节约诉讼成本,另一方面扩大巡回审判范围,到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居住点设立巡回办案点,法官在固定日期接待外来务工人员的咨询和受理案件,并尽量促成当事人和解、即时履行。其次,开辟劳资纠纷案件办理绿色通道。对涉及外来务工人员劳动权益的案件,符合立案条件的当即办理,并采取必要的诉讼措施保障权益的尽快实现,及时维护外来人员的合法权益。此外,江阴法院加大司法救助的力度。对经济困难无力缴纳诉讼费并申请减免的外来务工人员,审查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程序缓减诉讼费用。同时,江阴法院在审理外来务工人员劳动争议案件时充分运用和谐司法的理念,注重通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等多种途径调处纠纷,努力将大量的纠纷化解在基层。

改善外来人员刑事诉讼处境的司法途径

近年来,涉外来人员的刑事案件呈现发案高,人数多的特点,其中,以暴力型、财产型犯罪最为突出,而在这类案件中,犯罪分子的作案动机是往往是盲目和冲动的,并表现为拉帮结派的团伙犯罪。然而,由于刑事诉讼中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保护存在不足,许多被告人在进入刑事诉讼程序后缺乏法律援助,有时为了查明身份长时间羁押,甚至出现羁押时间超过应判刑期的现象。

因此,江阴法院要求法官在审理外来务工人员犯罪的刑事案件时,应注意三点:一、在刑罚适用时量刑均衡,做到公正审判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判决保持定性的统一、量刑的平衡。二、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外来务工人员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有组织犯罪、带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和流氓恶势力犯罪必须严厉打击,依法惩处;对那些轻微的财产犯罪、偶发犯罪、“民转刑”犯罪,被告人主观恶性不大、社会危害性不大、具有法定从轻情节的刑事案件,予以最大限度地宽缓处理,并尽可能地适用非监禁刑。三、进一步扩大刑事案件法律援助的范围,涉及外来务工人员犯罪的公诉案件,只要被告人对起诉指控有异议而又无力聘请辩护人时,就为其指定辩护。

外来务工人员权益的保障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努力,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有利契机下,江阴法院给予外来人员充分的人文关怀和帮助,使保护外来人员权益的各项工作取得真正的成效,力求形成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