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城法院着力构建立案信访便利通道
作者:莫恒 朱来宽 发布时间:2009-04-22 浏览次数:358
本网宿迁讯:宿迁市宿城法院以人民满意为目标,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理念,精心构建立案、信访方便、快捷的绿色通道,彰显公正、务实的人文关怀。
立案服务一条龙
宿城区人民法院审查立案上突出“快字”。属立案范围而缺少相关材料的,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同时还实行邮递立案,以减少外地当事人往返的诉累。财政部门指定专人在立案服务大厅设立收费点,本院财务同在立案服务大厅办公,使立案服务大厅的工作实行一条龙服务,从咨询、审查、审批,开具受理通知,到收费、出票、退费和退款,都在立案服务大厅一次性办理完成,为案件当事人,特别是老人和农村群众提供更多方便,从而使每一件立案时间缩短一倍以上,既提高工作效率,也减轻当事人的讼累。该院认真落实司法救助制度。根据最高法院的规定,制定《司法救助实施办法》,一方面对涉及书写诉状有困难的群众的案件,及时提供帮助,作好代书或口头笔录诉状,给予快审查快立案快分流。如刘冰写来的感谢信,我是一个农民工,不太懂法,又无钱请律师打官司,只得以自诉案件起诉项目经理李某某。立案庭的毛法官非常同情支持农民工,很客气地极其认真负责地给我指点迷津,为农民工讨薪作出了不小贡献。我同时更感谢贵法院为民作主,为弱势群体维权,建起了一个永恒的支撑点。我和
20余名农民工向贵院领导及全体法官,特别是毛法官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信访接待显精诚
宿城区人民法院热情接待群众来访,认真处理群众来信,努力为民排忧解难,进一步开创做好信访工作的新局面。该院建立完善首问责任制、来信来访登记和限时回复制度、复查听证制、交办、催办函制度、来信来访件的摘报和办结结果呈报制度、约访、下访、回访制度,以及综合情况通报制度和接受监督制度。原告张勇与被告刘某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一案,原告张勇受伤后,花去医疗费12000元,由于家境贫困,其儿子在读高中因交不起学费,面临辍学。于是,该张勇儿子就写一封信给法院,请求法庭解决其父亲的医疗费,从而使他能够交上学费继续上学。法庭的法官接到此信后,不是简单回个信就了之,而是马上到张勇家热心地看望他,并在细心地了解情况后,及时开庭审理,当庭调解,最终由被告刘某赔偿付给原告张勇的各项损失16000余元,原告的儿子特意写了感谢信给宿城区法院。由于该院坚持做到创新机制、完善制度、强化责任、人员保障“四到位”,今年以来,该院共接待来访9人次,处理来信15件(封)。
调解速裁便利民
为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办案效率,方便人民群众诉讼,该院于去年初在本院立案庭设立调解速裁组,适用简易程序,受理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使此类案件在审查立案后,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就可直接进入庭前调解或庭审诉讼程序,不必再移送业务庭或基层法庭受理。通常案件双方当事人即到即调解或当庭裁决,许多案件当日立案当日办结,从而减轻当事人的讼累。为规范调解速裁工作,该院依据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制订《宿城区人民法院民事案件调解速裁实施办法(试行)》,对调解速裁的原则,案件受理范围、办理期限、转换普通程序审理等作出详细规定。调解速裁组自设立至今,共办结案件105件,其中调解95件,调解率达9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