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徐州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引导当事人合理诉讼,稳定诉讼秩序和社会经济秩序,徐州市法院系统制定了“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应急预案”,以宏观经济形势为背景,区分企业一时困难或弃企逃债等不同情况,采取或“保”或“防”的应对措施。近日,铜山县人民法院果断启动应急预案,将一停产企业引入清算程序,成功防范了“弃企逃债”事件的发生,维护了企业职工及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春节过后,铜山法院先后受理了八件起诉徐州永达食品厂的案件,涉案标的达80余万元。如此集中的诉讼引起法官们警觉。经调查查明,永达食品厂系浙江人汪刚与本地人刘光共同投资兴建,厂长汪刚占有90%股份,主要向周边的养鸭农户收购肉鸭,并进行屠宰、加工、销售及冷冻、冷藏。该企业因资金周转不灵于去年10月停产,汪刚于12月份返浙后一直未归,食品厂就由刘光看管。法院多次传唤汪刚协助调查,但均不见其踪影,刘光则透露汪刚正准备以工厂资产做抵押申请贷款再谋发展。

经营状态恶化、企业资产流动异常、短期涉诉案件集中,这些信号使得法院更加怀疑汪刚有“弃企逃债”的意图,遂立即中止案件审理,并将这一情况向市防范企业经营风险法律协助办公室做了汇报,最终确定了预防为主、防控结合、依法处置、注重效果的工作原则,确立了清算企业资产与维护社会稳定并重的工作思路。

与此同时,永达食品厂的状况引起了债权人的恐慌,有40余名养鸭农户及109名企业职工涌向法院讨要“血汗钱”,涉案金额高达上百万余元,情绪激动的农户甚至要向政府群访。该院果断地查封了包括存货、设备、厂房在内的食品厂所有资产,并耐心地向农户进行法律释明,承诺尽快将企业引入清算程序,企业资产由所有债权人共同受益,号召债权人保护好企业财产,密切关注企业及股东动向。这些举措让债权人吃了“定心丸”,他们自发组织人员看管企业资产,积极配合法院工作,打消了群诉群访的念头。

218,债权人向法院反映刘光无视法院查封裁定,擅自停止向冷库供冷气,并撬开冷库处理了3万余元的产品。法院经过调查,以妨碍民事诉讼为由对刘光作出拘留十五天的决定。法院的严厉惩处及法官多次悉心的劝诫,让刘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及企业现状给社会稳定带来的隐患。410,刘光正式以股东身份向法院申请企业清算,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将得到最大限度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