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南通讯:20081128全国集中清理执行积案电视电话会议以来,港闸法院按照中央、省市关于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的部署,精心策划,多措并举,攻坚克难,通过3个多月的奋战,清理纳入清积范围的有财产案件27件,重点案件1件,结案标的276.8万元,清结率为100%,以优异成绩取得了清积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清积责任

在开展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中,该院严格按照省高院、市中院的统一部署迅速传达会议精神,对清理工作进行部署。首先,通过动员讲话、组织学习、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使干警充分认识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的重要意义。其次,成立了集中清理执行积案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实施方案,建立“五定一包”清案工作责任机制。从院领导、执行局长到承办人,层层分解目标任务,件件积案落实到承办人,提出限期执结的工作目标,从而将责任层层落实。再次,加大责任督查力度。该院对清理出的28件执行积案进行登记造册,一案一表,详细记录执行日志,同时建立执行情况通报制度,每周对积案清理情况进行内部通报,重点案件院领导挂牌督办,推动执行工作的时序进度。

二、强化保障措施,加大执行力度

一是加大支持力度。为了确保清理积案取得实效,该院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年初给执行局定编10人,充实了优秀审判人员到执行一线,配备了73书。除执行局长外,将执行人员划分成3个执行小组,每组两审一书。还在法警队内部设立协助执行中队,将3名法警直接派驻到执行局三个执行小组,直接协助参与执行活动,形成2111车的“2+1+1+1的执行模式,提高了执行战斗力。在物质装备方面,更新了电脑和摄像照相、照明设备,改善了车辆配备。由于执行工作经常要起早带晚、加班加点,三顿用餐得不到正常保证,院里决定拨付3万元经费,由分管院长掌握、执行局长直接支配,在院里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为清理积案行动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

二是想方设法执行。为解决“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查”等困扰执行的难题,该院建立人员、财产调查小组和执行“110”应急工作小组。起早摸黑或利用节假日、双休日查找线索,或发动申请人提供线索。充分运用查封、扣押、冻结、划拨等强制执行措施,及时处置变现执行到的财产。运用拘传、司法拘留等措施,惩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被执行人。清积期间,共依法采取拘传10人,司法拘留6人,取得明显成效。

三、强化协调沟通,寻求外部支持

一是争取区委支持。全省召开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之后,该院迅速向区委、政法委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汇报,在区委政法委领导关心、支持下,制定了《港闸区清理执行积案活动方案》,成立了清理执行积案专项活动领导小组,营造了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执行的新格局。该院还及时将清积活动动态和重大执行活动向区清积活动领导小组汇报,提取领导的指示,取得了他们的大力支持。

二是借力联动调解。该院还充分运用执行联动机制等方法促使清积活动稳步向前推进。依托社会大调解机制,充分发挥执行与社会大调解联动作用,成功解决了多起纠纷,真正做到案结事了。如朱荣生、王连珍与朱小伍赡养纠纷案,本已终结,因拆迁事宜,家族内部又产生矛盾,申请人经常到区乡两级政府和两级法院来闹访,通过乡政府、村委会的协助,历时2个多月,将这个涉及拆迁利益和养老送终的纠纷,予以妥善调处。

三是建立协作机制。该院紧紧依靠区委政法委,确定74名协助执行员,通过依法治区办公室向区各乡镇及街道下发文件,将协助法院执行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管辖范围,使协助法院执行工作成为考核项目。在清积工作过程中,法院利用协助执行网络,主动与协助执行单位联系和协作,借助社会力量成功抓获数名躲债的“老赖”,推进了执行积案清理活动的深入开展。

四、强化宣传声势,营造良好氛围

集中清理积案活动开展以来,该院加强宣传和信息报道工作,强化与新闻媒体的协调。首先,在局域网络中设立执行专栏,宣传法律法规,宣传执行工作动态,让全院干警了解支持清积活动。同时,加强清理积案的信息上报,对重大执行活动、重要案件情况,及时向上级法院报送,被录用信息7篇。其次,该院通过江苏法制报、南通电视台、江海晚报等大众传媒,采取多种手段,对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进行跟组跟案报道。自清理积案以来,南通电视台收视率较高的《城市日历》和《法治纵横》频道3次报道该院强制执行活动,有关报刊、网站录用执行案例报道15篇,从而形成强大的社会威慑力,营造了“以配合、协助、支持人民法院执行为荣,以抗拒、阻碍、干预人民法院执行为耻”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