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苏州讯:1118,台湾中华法学会参访团一行7人在台湾司法院行政诉讼及惩戒厅厅长许金钗团长带领下由省高院相关人员陪同到昆山法院进行座谈与交流,双方就法院内部机构设置、知识产权审判、少年审判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并重点就知识产权“三审合一”两岸法律制度和经验做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外向型经济已经成为昆山名闻海内外的一张名片,由于外企、台企众多,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强烈,昆山法院经过最高院授权获得知识产权审判权,今年又被省高院确定为“三审合一”试点单位,知识产权审判初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立体保护体系,在台湾法学杂志均有所报道。

一是扩大宣传,营造知识产权保护氛围。通过版报、广场咨询等便民形式,加强宣传,加深公众对知识产权的感性认识,通过报纸、电视台、电台等媒体,扩大宣传面,提高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

二是增进交流,提高企业自我保护能力。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入了解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完善内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等四家中外知名企业授牌“知识产权保护联系点”,以点带面营,推动企业知识产权自我保护。

三是加强合作,构建多元平行保护平台。加强与公安、检察、工商、版权、知识产权局等部门的信息互通和工作协调,确定联络员和联系点,定期举办部门间的恳谈会,及时将审判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各部门,将审判工作与行政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共同构建知识产权平行保护、一体保护的新局面。

四是合理引导诉讼,提前介入立案审查。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尝试立案阶段提前介入,在立案庭专设知识产权咨询窗口,由知识产权庭和立案庭共同把关审查,合理引导当事人完善诉讼材料,避免证据瑕疵,提高证据的证明力和针对性,为审判缓解做好前置工作,缩短审理期限,减轻当事人诉累。

五是探索审理模式,开展专业化审理。知识产权案件均采用普通程序,由合议庭审理,合议庭组成成员均为法官。知识产权庭所有法官均要审理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各类案件,但各有所侧重,逐渐实现专业化审理。知识产权刑事、行政案件如因案情需要,可由刑庭、行政庭一名法官参与合议庭一同审理。

六是注重法官培训,提高法律适用能力。知识产权庭法官从全院法官队伍中遴选而出,均具备研究生学历,且具有良好的民事、刑事审判经验。定期参加最高院和省高院的法官培训,及时更新知识体系,研讨审判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审判方向和思路。

七是借助专家团队,解决专业问题。审理中涉及的专业知识,依托苏州中院知识产权庭组建的“法庭之友”,邀请相关专家参与案件审理,由专家提供专业知识,参考专家意见,查明案件事实,及时作出裁决。

八是注重调解,提高案件审判效率。依法、灵活使用法官释明权和证据保全等措施,从立案开始提前介入,参与证据审查,注重庭前调解,规范听证程序,大大提高了案件审判效率,调撤率达到82%,平均审理天数49天。

座谈会上,许金钗团长介绍了台湾方面知识产权“三审合一”的实施情况和主要做法,包括设立技术审查官等特色经验,对昆山法院在知识产权“三审合一”方面作出的尝试给予了高度赞扬,并希望通过相互学习,加深双方对彼此法律制度的了解,进一步推动两岸法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