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法院使和谐音符成为房屋拆迁强制执行中的最强音
作者:艾秀 发布时间:2008-10-22 浏览次数:1092
本网镇江讯: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中国百姓对土地和房屋有着非同一般的情感,房屋拆迁对他们而言,其重要性毋庸质疑。近年来,因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房屋拆迁已成为热门话题,在此过程中凸显出的拆迁人与被拆迁人之间的尖锐矛盾更使之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甚至出现了百姓谈拆迁即指责政府野蛮、忽视民生,而政府谈拆迁即头疼、视之为“烫手山芋”的状况,因此,对这一城市建设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处理稍有不慎,便会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隐患。《行政诉讼法》第6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人民法院对房屋拆迁案件的强制执行,是以法律的权威适时终结拆迁双方围绕安置补偿等问题的争议的重要途径,对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与群众现实利益起着积极作用。
近年来,随着句容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该市拆迁项目不断增多,建设部门每年都会向句容法院提交强制拆迁申请,用法律强制手段的力量来加快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与群众现实利益的步伐。如何依法行使人民法院司法执行职责,切实规范房屋拆迁强制执行行为,在维护法律权威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彰显和谐,转变社会大众“房屋拆迁强制执行即意味着不和谐”的思想观念?句容法院不断思考、探索并尝试着,逐步走出了一条将细心、耐心、责任心贯穿房屋拆迁强制执行全过程,用细心传达真情,以耐心争取理解,凭责任心赢得尊重,使和谐音符不断被强化,最终成为强制执行过程中最强音的房屋拆迁强制执行之路。
序曲:精心部署,多方协调,扎实的前期工作奠定和谐主旋律
近年来,句容市为改善城市建设格局,优化人居和经济发展环境,对其老城区进行大规模改造,从2005年开始,对其老城区中心地段进行大面积房屋拆迁。2007年,该区域拆迁工作进入尾声,但仍有少数居民因拆迁补偿安置问题未能搬迁。句容市建设局在其作出的房屋拆迁裁决书未得到及时履行的情况下,向句容法院提交了强制执行申请。句容法院对这一批案件高度重视,院党组要求相关部门要将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行政审查阶段,在进行书面材料审查的基础上,组织双方当事人听证,并将协调和解贯穿于审查工作始终。强制执行申请受理后,该院执行工作分管院长、执行局负责人及案件承办法官多次与有关部门及人员召开协调会,数次亲赴被拆迁户家中进行调查协商,在努力寻求双方利益平衡点的同时,积极开展法律宣传解释工作,力争使矛盾得到最大限度的化解,直到强制执行的前一天,该院仍分赴被拆迁户家中进行协商。为了顺利进行此次拆迁强制执行,针对拆迁规模较大,拆迁区域位于闹市区,不确定因素较多等情况,句容法院多次与政府部门协调,充分考虑强制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制定了具体详细的强制执行方案,并在总体方案基础上,针对各户的矛盾焦点单独制定了实施方案,行动部署责任到人,具体到每一个环节,要求“只准成功,不准失误”。句容市委、市政府对拆迁强制执行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除了在前期工作中多次牵头召集有关人员进行协调外,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和分管城市建设工作的副市长还亲自担任此次房屋拆迁强制执行行动的总指挥,为此次由法院、公安局、城管局、卫生局、公证处、供电公司、自来水公司、消防大队、社区等十余家单位和部门共同参与的强制执行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有效强化了拆迁现场的领导和协调能效,形成了由法院主导、多家单位倾力协助的格局。大量前期准备工作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全力保障拆迁强制执行过程顺利有序,最大限度地实现和谐。
主题曲:耐心调解,细致入微,人性化执行在细节处闪光
14日早8点,句容法院参加此次拆迁强制执行的干警全部抵达现场,但过往的群众并未感觉到剑拔弩张的气氛,这主要是因为该院要求参加行动的司法警察不携带警棍等攻击性装备,而仅戴了头盔和防刺手套这些保护性装备。这一细节从行动初始即将此次强制执行行动中的和谐因素进行了展示。而以力争通过现场调解协商努力使仍居住在被拆迁房中的居民自行搬出为主的行动方式,更是贯穿了行动始终。拆迁每一户前,句容法院院领导都亲自带领相关人员先行与被拆迁户进行协商。对导致被拆迁户不肯搬迁的最主要原因??拆迁补偿安置问题,他们在从法律角度向对方解释拆迁强制执行含义的同时,承诺在必要时将与建设局等有关部门协调,为双方进一步协商搭建平台,并将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他们,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而在强制执行过程中所显现出的人性关怀更是让被拆迁户们放弃长久以来的坚持、最终搬离的重要因素。例如,此次强制执行拆迁的住户中,有3名7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年纪最大的老人因中风瘫痪在床,为此,法院明确要求建设局为这几户居民安排的安置房必须在二楼以下;在执行过程中,特地安排医护人员及救护车,以方便转移老人。有一住户在法院与之商谈一个多小时后,虽同意搬迁,但因之前没有做任何准备,物品多且零乱,一时无从下手,执行干警立刻为其找来大纸箱方便其整理物品。针对老人恋旧的特点,在搬迁时,执行干警主动提醒老人,只要他们要求带走的物件,一件不落。这些贴心的安排和举措,不仅在现场平缓了被拆迁户强烈的对抗心理,更将和谐的氛围不断渲染。
插曲:教育为主,惩罚为辅,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捍卫法律尊严
精心细致的准备工作,耐心周全的现场执行,消弥了大量可能发生的对抗事件,但在拆迁现场仍旧出现了大家不愿见到的场景。杨某一家是预先估计最易搬迁的一户,其家中物品已基本搬空,且无老人,只要能说服其家人撤离住房,即可进行拆除。但杨家人先是以没有看到强制拆迁公告为由,对执行工作进行阻拦,在执行法官指出拆迁公告已在拆迁区域张贴且通过当地电视台反复播出,并出示公告和裁定书等法律文书后,他们仍继续与负责清退现场人员的法警纠缠,并趁乱用短木棍击打法警。为迅速结束混乱局面,使拆迁工作顺利进行,法院当即依法决定对暴力阻碍执行公务的三名人员进行司法拘留,现场早已对这片位于闹市区的“废墟”深恶痛绝的围观群众,在目睹杨家人的过激行为及法院干警的忍辱负重后,对这一决定深表赞同。被带上警车的杨家人逐渐冷静下来,经过法官的教育疏导,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写下悔过书。按照事先部署,对现场出现的暴力抗阻事件,以确保不影响强制执行工作进程为目的,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当天下午强制执行接近尾声时,提前解除了对三人的拘留,并安排人员帮助其将剩余物品搬运到安置房。杨家人表示,虽然被拘留,但他们口服心服。
尾声:善始善终,坚守责任,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为共同目标
下午4点,被拆迁户已全部迁出,拆迁现场少了上午的人声鼎沸,更多的是机器的轰鸣,拆迁强制执行接近尾声,公安、消防、医护人员等已陆续撤离,但法院干警仍在现场待命,因为在现场多待半个小时,可能会减少大量后期工作。得知刚到安置房的被拆迁户的家具物件停放在楼下,来不及搬运,立刻与建设部门联系增派工人帮忙搬运;安置房出现水管漏水现象,立刻联系水工、电工对安置房水电再次进行检修;房屋拆除后,建筑垃圾散落到路面上,立刻组织人员进行清扫,避免影响通行。此后的几天中,句容法院院领导、执行局负责人和承办法官仍接到被拆迁户电话,反映刚到安置房碰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他们都在最短时间内与有关部门协调予以解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被拆迁户安居乐业。
这次强制执行任务圆满结束了,但回顾整个行动过程,印象最深的不是“强制”,而是“强制”形式下所透出的“和谐”本质,是被“强制”所保障、维护的“和谐”基调。一块因少数人的坚持而荒废数年之久的城市“伤疤”即将愈合,被搬迁走的居民结束居住安置房的日子不再是遥遥无期,因拆迁结束经营或转移经营地的商户很快即能恢复正常营业。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句容将旧貌换新颜,百姓安于所居、乐于从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