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冯负气离家后,在外欠下累累债务。贪婪而别有用心的的债主利用这一时机,一方面让其父母替儿还债后,而另一方面又把不知情的小冯告上法庭。幸好,小冯和父母重归于好,近日,获知儿子惹上欠债官司的冯姓夫妇俩的出庭作证,让债主的如意算盘落了空,恶意诉讼归于失败。

 

80后”小冯生于80后,是家中的独生子。去年4月,他认为在单位工作没前途,便产生了强烈的经商意愿。因其父母坚决反对,得知其想法后,当即表示出“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反对。为此,他负气离家,并断绝了与父母断绝了的往来。为证明父母的反对是错误的,他向一位当小老板的朋友借款3万元做生意,并立下借款字据。因连他自个儿也没有想到,握着钱却不知道该做何生意。很快,他便打起了了“退堂鼓”,雄心壮志一去不复返,人也自此打不起精神。

 

在随后的日子里,无所事事的小冯整天与狐朋狗友鬼混,还迷上了赌博。不到半年的时间,他便将借来的3万元花得精光。弹尽粮绝后,他想过让父母来收拾“残局”,但又觉得实在没脸见他们,更害怕他们的责备。其间,其父母也主动联系他,劝他回家,小冯却故作镇定地说:“我活得蛮好的,不想回家。”。为隐瞒真实处境,他换掉了手机号码,故意让父母联系不上他。此后,为了生活,他又以做生意为名向朋友借款2万元,并打了借条,写下“年底将所有债款和相关利息一起结清”的保证书。

 

今年春节前,该债主得知其根本无力还钱,且声称与父母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下,便打算“双管齐下”,拿着借条要其父母替儿还钱。

 

可怜天下父母心。在债主的电话联系下,小冯的父母与儿子通了话,并证实儿子欠下5万元债务。但是,小冯在电话里还非常不满地说:“我的债不要你们还!”虽然其父母对其态度很是生气、伤心,但还是毕竟是自己的儿子,便帮其归还了5万元债款及相关利息。可谁也不会想到,该债主竟别有用心地将两张自己书写的假借条交还其父母,又同时拿着真借条继续向小冯讨债。

 

今年8月底,求财心切的债主竟自作聪明地将小冯告到了法院,企图速战速决,逼迫其“还钱”。无奈之下,无力还钱的小冯只得向父母求助。在得知父母已帮其还清债款的情况下,他极度地自责和悔恨,主动向父母认错,表示今后踏踏实实地工作。毕竟是亲子关系,其父母也很快原谅了儿子的不是之处,一家人的生活也恢复正常。

 

当该案开庭时,小冯父母拿出了债主交还的欠条并提供了相关证言后,债主自知谎话难圆,主动撤诉。(文中人名为化名)

 

法官说法:很多案例表明,生于“80后”的子女与父母就具体事情发生分歧时,不少人子女要么表现“沉默”,唯命是从;要么就是“不够冷静”,喜欢走极端。其实,这些都是父母与子女缺乏平等沟通心态的具体表现。就拿小冯案件而言,如果当初双方就小冯创业的想法进行真诚、且具体的沟通,换位思考,也许事情会向有利于整个家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