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作风建设为主要任务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近5个月,取得有目共睹的实效,但“抓而不紧,抓而不实,抓而不常,等于白抓”。历史上的作风建设曾出现过开始发动、后来高潮、然后回落;群众心理从希望、到振奋到失望的抛物线现象,为破解作风建设的“周期律”难题,淮阴法院从上到下,根除顽疾,严防两条抛物线。

 

发于“心”,加强思想建设。淮阴法院开展“道德讲堂”与“青年干部理论讲堂”活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引导干警们从身边的“淮安市最美人民法官”等模仿学习省身修德,持续提升干警们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从立案开始,杜绝对当事人“冷硬横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在人均结案252件的“大干四季度”冲刺加班中,强化依法办案、规范司法的意识,防止和克服精神懈怠、办案拖沓、工作马虎等问题,杜绝庭审中随意行为和裁判文书的低级错误,让每起案件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人民的考量,切实在心中架起“高压线”、筑牢“防火墙”。

 

着于“实”,注重效能建设。淮阴法院从内部的精细管理入手,严厉整治“日常公务的铺张”、“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泛滥”。如公务接待实行院长审批制度,严格控制会议数量、规模和规格,原则上全院的综合性会议不超过2小时,专题会议不超过1小时,会议安排要紧凑,讲短话、讲实话,会议不放鲜花、不放果盘。向全院干警发出《节能降耗倡议书》,提倡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公文的电子档批阅与修改,提倡钢笔书写,推行科学合理邮件送达方式,使用平信或挂号信送达法律文书。制定节假日公车封存制度,完善公车维护和修理审批制度,严格执行派车审批程序,在每一辆公车上安装GPS软件,在电脑终端进行监控与调拨,杜绝公车私用。

 

严于“行”,加大监督力度。淮阴自活动开展以来,定期邀请147位市、区人大代表、39名政协委员、116名人民群众召开座谈会,累计发放测评表160份,回收答卷145份,对该院及工作人员的行风、作风等进行评议。同时,积极捍卫阳光下的司法公正,开通淮阴法院官方QQ群、淮阴法院新浪认证微博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设立干部作风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并对外公布。协同监察室、“有事报道”、“淮水安澜”等当地知名新闻媒体等对作风建设情况不定期进行检查。全院35名网络阅评员活跃在互联网上,日均接待解答网友投诉疑问达11人次,截止发稿时,其官方微博粉丝数已达25803人,私信45条已经全部记录在案,联系主要负责人逐一回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