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先给一万元,现身上有1000元,后面的我可以分期还。”1118日晚7点半,当看到执行法官即将签发拘留决定书时,被执行人金某终于松口答应还款。为此案奔波了一天的通州法院的执行法官们终于松了口气,金某与妻子秦某的扶养费纠纷案执行终于迎来峰回路转,此时窗外已是万家灯火了。

 

1118日早上8点多,执行法官顾慧华、张仲实等一行一上班就匆匆上路,赶往平潮镇颜港村村委会,前往执行一起夫妻扶养费纠纷案。这起案件的申请人秦某身患癌症,每月除200元的农村土地流转费外再无收入来源,生活费、疾病治疗费都陷入严重困难。由于秦某与丈夫张某婚后长年矛盾,双方处于分居状态,丈夫不愿承担扶助义务。因此,申请执行人秦某今年3月起诉其夫金某承担扶助义务,该案经过二审,终审判决支持了秦某的诉求。但判决生效后,丈夫金某并未自动履行判决义务。陷入困境的秦某于是在今年10月再次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生效判决。通州法院执行局立案后,考虑申请人秦某的实际困难,执行法官们高度重视,立即着手调查被申请人金某的财产状况。但经过一番调查并未查获金某房产、车辆、存款等方面的财产信息,而金某是做短期工程的工人,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收入信息也很难掌握。执行法官们经研究认为,该案的突破只有找到被执行人。

 

1118日上午9点多,当执行法官们按约定到达村委会后,但被执行人金某并未如约到来,而此时被执行人的电话也再无法打通。执行法官们只好兵分两路,一部分留在村委会继续等待,另一部分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前往被执行人家中寻找,但被执行人家中早已是铁将军把门。既已到来,执行法官们坚持一定要尽最大努力解决该案。一上午的寻觅毫无结果,简单午饭后,执行法官们又再次赶到颜港村,继续寻找被执行人的线索。功夫不负有心人,被执行人终于通过其一名亲戚联系到了。在被执行人被找到后,根据其意愿,执行法官继续在村委会里开展起协调工作,希望被执行人能够主动履行判决义务。但经过近2个小时的协商,被执行人始终态度强硬,不愿履行。眼见天色已晚,为防止执行人回家后再次溜逃,执行法官决定将其带回法院采取进步一措施。与此同时,法院执行局何毓飞副局长听说情况后决定要亲自做被执行人工作,在下班后仍等候在办公室等待执行法官一行的返回。

 

当执行法官们返回院里时已是晚上6点多了,天色早已全黑。何局长与执行法官们立即再次从国家判决执行的法律规定以及与夫妻感情的人情道义角度对被执行人进行说服教育。又经过近一小时的说服劝导,被执行人在综合考虑可能被司法拘留等利害后果后终于答应愿意先履行一万元的判决义务,现场交付了1000元的履行款,并与法院签订了分三次还款的分期还款计划书。当手续制作完毕时,时间已过了晚上7点半了。承办执行案件二十多年的张仲实老法官无限感慨的对笔者说:“这样的情况在执行局算是家常便饭了,执行法官不是传说中的只要订订卷宗抓抓人,而是耐心的协调,要不断的奔波,无论严寒酷暑。经常化的不能按时下班吃饭,还需要面对当事人的误解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