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法院“五到位”提升服判息诉率
作者:常开平 发布时间:2013-11-20 浏览次数:715
泗阳法院通过落实“五个到位”提高一审服判息诉率成效明显,今年1-10月份,该院一审服判息诉率高达95.32%,居全市基层法院第一的位次。
质量把关到位。强化责任意识,严把案件质量关。针对新类型案件和疑难复杂案件,注重发挥集体讨论优势,利用庭务会,案件讨论日,日常学习日等,由案件承办人介绍拟判决的案件情况,全庭人员进行集中讨论,对于集中讨论不能达成一致的,及时提交审委会讨论或向上级法院请示,确保裁判质量。
司法公开到位。建立专兼结合的陪审员模式,该院遴选了6名专职陪审员和9名兼职陪审员,保证人民陪审员的参审率,增强当事人对裁判结果的信服度和公信力。落实庭审“三同步”,文书除涉及隐私等特殊类型的案件以外,推行全部上网公开。创新人大代表联络工作机制和群众评判工作机制,引导社会广泛参与。
联动提醒到位。全院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立、审、执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在立案阶段,对多起案件涉及同一被告、可能存在信访苗头的案件在信息系统中进行提醒,审判部门对在手案件进行风险评估,对可能上诉的案件提前做好案件释明工作,必要时邀请庭长、分管领导参与释明协调。
法律释明到位。将法律释明工作贯穿案件始终,立案释明,详细告知诉讼风险和诉讼权利,让当事人对诉讼结果有合理预期;庭前就举证责任、诉讼保全进行释明,让当事人明确诉讼责任及实现权利的保障措施;庭审释明,审判人员就争议焦点进行释明,加大案件的调解力度;宣判释明及判后答疑,针对当事人的疑惑,耐心释明法律,促使当事人服判息诉率。
互动机制到位。针对少数律师或者法律工作者违背法律职业道德、不愿做调解工作而鼓动当事人上诉的情况,定期与司法行政管理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反馈案件代理人在诉讼活动中的不规范行为,压降不具备法律职业资格的“土律师”进入法律服务市场,规范法律服务人员的代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