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被省高级法院荣记集体二等功后,2012年又被省高级法院荣记集体一等功,2013年被省高级法院表彰为全省优秀法院……这就是奋进中的大丰法院。

 

这些荣誉的背后,离不开每位干警的努力,更离不开广大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支持与肯定。大丰法院院长宋长琴一语中的,司法工作只有与群众密切联系到一起,才会展现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贴近民情  推行院长接待解民忧

 

913日一大早,农民周新来到大丰法院,直奔诉讼服务中心的院长接待室,就一起案件向宋长琴咨询。整个过程进行得非常顺利,宋长琴的解答也清晰明了,入情入理,周新满意地离开了法院。

 

大丰法院推行的院长接待日制度,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让我们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了司法的温暖。一位因赡养问题寻求院长帮助的大爷深有感触地说。

 

每周五的院长接待日,是宋长琴上任伊始定下来的制度。制度实行后,受到当事人的一致好评。走进院长接待室,用正义诠释法律,用法律温暖他人这几个庄严大字格外醒目。这既是宋长琴的格言,也是她一直要求自己以及每一位干警要做到的。我们只有与老百姓面对面的沟通,拉近与他们的距离,才能了解他们的所想、所需,才能切实地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办对、办实。宋长琴提出,要真正实现政法干警受教育、执法水平大提升、人民群众得实惠、法治环境大改善这四大目标,就必须把每一项工作都具体化、责任化。

 

经过不断的完善,该院的院长接待除了9位院领导班子成员外,又从全院90余名法官中精心挑选出资历深、经验丰富的12名审判能手参与每周五的院长接待,并将他们的照片、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等信息公布上墙,切实地为老百姓提供专家式门诊服务,前来咨询的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从中选择。这一制度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法院的公信力以及人民群众对法院的信任度。

 

从不拒绝群众到访,到主动敞开大门倾听百姓诉求,大丰法院离群众的距离在一步步拉近。据不完全统计,自院长接待日制度实施以来,共接待老百姓来访2600余人次,化解纠纷千余件。

 

贴近基层  “1+5”庭所共建暖民心

 

近年来,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大丰法院积极探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新路径,“1+5”庭所共建机制应运而生。这是以“1”个法庭为核心,联动整合司法所、派出所、交巡警中队、法律服务所、村(居)民委员会等“5”方力量形成的“1+5”庭所共建体系,共同预防化解社会矛盾。通过实践,不断延伸网络、完善共建机制、丰富共建举措。近年来,大丰6个法庭启动共建程序,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600余件,法庭受案数稳中有降,民事案件的调解率上升6.75个百分点。

 

大丰市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大丰一乡镇的招商引资企业。该公司在建设过程中因股东之间产生矛盾,致使建设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建筑工程一度处于半瘫痪状态。其间,公司结欠江西、安徽等地54名农民工工资74万元。在追要无果的情况下,农民工们情绪激动,矛盾一触即发。当地乡政府闻讯后,紧急向辖区南阳法庭求助。

 

南阳法庭获悉情况后,一方面立即派出资深法官深入54名农民工当中做思想疏导、情绪稳定工作,并核实结欠工资数额,引导他们依法维权,彻底打消采取过激行为的念头;另一方面及时启动庭所共建机制,与当地司法所、派出所等基层组织取得联系,共同研究处置预案、共同开展化解工作。在对公司股东开展法律政策教育、指出过错的基础上,动员其尽快筹集资金给付农民工工资。此后,又组织双方进行调解,经过连续一周的共同努力,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54名农民工拿回了工资款。

 

在盐城法院深化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推进大会上,盐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丁宇对大丰法院构建“1+5”庭所共建体系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大丰法院各人民法庭与派出所、司法所、法律服务所、交巡警中队、村居委员会建立‘1+5’共建体系,法院起到牵头作用,将基层管理力量整合起来,实现‘1+12’的效应,能够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有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种创新做法值得全市法院学习、借鉴

 

贴近民生  力促诚信建设顺民意

 

食品安全、医疗卫生、产品质量、建筑工程、商品房买卖等涉民生热点案件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依法审理好这类案件是法院工作服务大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该院立足司法审判,以构建民生热点案件违法行为制裁与预警机制为抓手,在着力加强民生案件审判工作的同时将法院的司法职能和社会职能有效结合,切实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维护民众权益。

 

去年10月,大丰法院在审理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时发现,有两家涉案建筑企业存在挂靠和违法分包等违法现象,法院及时将这一情况以《涉民生热点案件违法信息情况通报》形式向市住建局进行了通报,后经过调查证实,市住建局根据工程审计总造价或工程合同造价分别给予了115579元和75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并以《违法信息处理情况通报》附带《行政处罚决定书》形式向法院全面反馈了该案的办理情况。这是大丰法院首次启动民生热点案件违法行为联合制裁机制,该案的成功在当地引起极大的社会反响,带动大丰建筑市场的整治。大丰住建局在寄给法院的回函中称:法院的能动司法、积极作为,成为全市建筑市场整治打开新局面,赢得新进展、取得新成效的有力举措。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持续推进,大丰法院涉民生热点类案件数量激增,且案件案情更加复杂,专业性也更强。为此,法院专门抽调精干力量成立民生热点案件专业合议庭,开辟绿色通道。与此同时,法院加强与金融、工商、税务、公安等机关和部门间的协调配合,通过会签文件、联席会议等平台,着力推动信息制裁反馈机制的建立。民生热点案件违法行为制裁与预警机制运行以来,大丰法院已累计向金融、质监、工商等部门发放通报函20余份,披露违法信息30余条,公布违法典型案例8件,相关监管部门据此对50多个违法主体采取了限制贷款、限制购地置产、限制出境、限制高消费、罚款等惩戒措施,有效挤压了不法当事人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