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接力工程助推青年干警优质快速成长
作者:徐明成 蒋诚 发布时间:2013-11-13 浏览次数:550
近年来,淮安市淮阴区法院青年干警人数增加较多,35周岁以下干警达70名,占比53.85%。该院党组积极探索、高度重视青年干警才智潜能的发挥,促进其早成才、快成才。在去年推出培养、管理、使用青年干警“四三三”机制的基础上,2013年起实施青年干警培养接力工程,一批素质高、作风硬、业务精的青年干警正逐步担任审判工作重任,成为法院工作的新生力量。
教育培训接力提升综合素质。岗前培训提高青年干警的思辨能力、动手能力,新招录干警报到后,开展包括庭审旁听、案例分析等专业课程,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官职业道德和廉政教育等课程,帮助青年干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预备法官培训提高青年干警庭审驾驭、文书撰写、信访接待等方面的能力,干警通过司法考试后,及时组织参加法官学院举办的预备法官培训班,按照要求安排青年干警到审判执行、立案信访等不同的岗位锻炼,并实行严格考核。目前已有34名青年干警通过培训后已在审判工作中崭露头角。
新老结对接力提升业务能力。针对青年干警经验缺乏、阅历较浅等实际,该院采用由资深法官与青年法官“一对一”帮教的导师制模式,向其传授办案理念和技能,指导他们细办案、办好案。制定《青年干警导师制实施办法》,通过青年干警论坛、庭审观摩、文书评比、青年干警列席审委会等形式,思想上引导、作风上培养、工作上指点、经验上传承,弥补青年干警审判实务和技巧缺乏的不足,并实行“师徒”业绩同考评。从2012年40名青年干警与资深法官结对以来,青年干警的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审判执行各项指标均在全院前列,评比的季度之星85%为青年干警。
压担历练接力提升整体水平。制定出台《复杂疑难案件审理实施意见》、《立案信访工作条例》、《40周岁以下青年干警信息宣传调研考核办法》等,让性格柔和、工作细腻的青年干警侧重于承办民事案件的调解工作,让成熟稳重的青年干警担当信访接待的重任,让法学理论功底较深厚的青年法官担当学术研究的“牵头人”。今年以来,涉诉信访总量持续下降,重点信访案件的化解率达到100%,青年干警撰写的调研文章有61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5篇在《人民司法》、《法律适用》发表。
梯队培养接力提升团队意识。为了防止人员新老交替出现青黄不接影响审判问题的出现,该院制定落实《五年人才培养规划》,并积极争取区委组织部、区人大等部门的支持。实行梯队培养模式,按照年龄结构,从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中层副职、中层正职到领导班子成员,对照工作业绩、工作作风、调研宣传、团结协作等方面,有针对性进行培养,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突出运用考核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程度予以选拔任用。今年共任命助理审判员9名,中层副职8名,审判委员会委员2名,平均年龄为29.6周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