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点燃梦想 天平托起希望
作者:花艳 发布时间:2013-11-13 浏览次数:2460
当鬓角冒出几根碍眼的白发,当鱼尾纹随笑容肆意绽放,当越来越多的90后成为自己的同事,我才真切的感到自己已经步入中年。虽与青春渐行渐远,许多记忆早已模糊,但曾经的拼搏与挫折,成功与失败,欢笑与泪水,却在我的脑海中愈发的清晰。于是我明白了,青春最让人留恋之处不是姣好的容颜,不是健康的体魄,甚至也不是甜蜜的爱情。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澎湃的激情和永不放弃的执着,才是青春赐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岁月可以吹皱皮肤,染白秀发,但只要心存信念,胸怀理想,拥有激情,生命依然可以年青、精彩。
一直以来,都自认为不是一个感性的人,对任何事情不会有太多的兴趣与投入。这样的性格特征也成为我选择法律专业以及日后从事法官职业的原因之一。因为在我最初的理解中,法官职业需要的是理性、从容与淡定,而无关乎感性、激情和梦想。然而,当僵持了数月的审讯工作在法官的不懈努力下得以突破,当持刀相向的夫妻在法官的真情感召下重归于好,当幼失怙恃的小孩在法官的积极协调下生活得以保障,我意识到,法官不是高坐于审判台,远离社会世俗生活的群体,也不是所谓法律帝国中庄严而不近人情的王侯。法律需要的是理性与淡定,法官更需要的是温情、热情与激情。这种激情绝不是心血来潮,兴之所至,而是法官创新工作,追求卓越的动力源泉。激情与年龄无关,但与责任相连。
法官的激情从何而来?
来自对党的事业的忠诚。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坚守什么岗位,只有热爱它,才会干好它。一个人既要有远大的理想,又要有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精神。作为一名人民法官,要正确对待名利和权位,讲奉献不求索取,问耕耘不求收获。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心中装着人民,心中装着党的事业。
来自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居里夫人曾经说过,人民的愉快就是我工作的报酬。司法工作直接面对人民群众,工作的重心是要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我们能心存为民之心,帮群众解决好实际问题,司法为民也就真正落到了实处。作为一名人民法官,我们还应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体现法官作为社会一份子所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付出自己的爱心,关心身边的弱势群体。
来自对法律工作的热忱。作为一名法官,什么样的品质最重要?毫无疑问,是公正,是实现公正的勇气和决心,是追求正义的理想与良知。作为一名法官,我们要牢记使命,公正办案,将从事法律工作视为一生的事业而非谋生的手段,始终遵守公正执法的职业准则,坚持把公正司法作为最高追求。不惧权势、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慎重对待每一起案件,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守好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来自不断完善自己的追求。做人要注意反省,注重学习,注重“修身养性”。只有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更好的面对新的挑战,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胜任更加艰巨的工作。人贵自知,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敦促自己时刻追求进步,不断完善自身,切实负担起法律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 “法律是没有激情的理性”。 诚然,法律是理性的、生硬的,但作为法官,我们可以用自己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和一句话语,让当事人感受到法律的阳光和温暖,做到情法兼容。激情可以点燃梦想,想成为一名既能化解矛盾、止争息讼,又可教化公民、维护法律尊严的法官,必须拒绝平庸与怯懦,拒绝浅薄与浮躁,拒绝懈怠与懒散,要用激情、信念、勇气和意志去迎接各种困难、干扰与挑战,不断超越自我。尽管前路艰辛,但法治梦想及信念必将指引我们保持积极主动的姿态,锐意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