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法院精细服务塑亲民品牌
作者:王玉飞 发布时间:2013-11-11 浏览次数:459
近年来,淮阴法院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切实增强亲民意识,引导干警自觉践行“崇法尚德守廉,亲民求实争先”的淮安法院精神,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规范司法行为,在诉讼服务中体现亲民理念 以方便群众诉讼为落脚点,实行司法规范化管理。上下午提前半小时到岗,细化接访职责流程,实行首问问责制;设立导诉台,针对农民工、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诉讼案件,专门开设诉讼“绿色通道”,优先审理,优先执行;通过修正完善司法行为规范,固化便民措施,将亲民理念贯穿诉讼全过程,有效提升司法服务品质。
改进司法作风,在司法审判中集聚亲民意识 组织法官走进学校村居、对接弱势群体,通过点对点、线对线、面对面的开展法制宣传活动。仅今年1-10月份就开展宣传咨询活动18次,发放法律咨询手册1100余份;对有一定影响力、代表性的案件进行巡回审判,为辖区群众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强化诉调对接,在小营人民法庭设立“阴井泉”调解工作室,在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立“黄学军”调解工作室,就地化解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纠纷。
完善窗口建设,在诉讼环境中营造亲民氛围 诉讼服务中心实现接待、咨询、调解、立案“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诉讼,除了提供诉讼指南、文书上网等常规性的诉讼资料,还专门开辟区域提供桌椅、纸笔、雨伞、急救药品、饮用水等人性化服务设施;对生活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尽可能地为其申请司法援助资金,缓、减、免诉讼费,不断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共为88件案件当事人缓免诉讼费104741元。
加强司法公开,在阳光司法中打造亲民品牌 投入资金扩建了安检中心,将其改造成集安检、视频旁听、信息查询和信访接待为一体的综合性司法公开大厅,适时向社会公众公开庭审过程;对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大的案件进行庭审直播,向社会公开法院QQ群、法院官方微博,接受社会各界人士的监督;坚持开展每周二上午的“院长接待日”活动,同时利用法院开放日,主动邀请区人大代表、媒体记者、网友、社会群体来院参观,接受群众挑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