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之“五味”
作者:王加冠 发布时间:2012-04-23 浏览次数:1161
天无私覆,因为它热爱苍穹的静谧;地无私载,因为它崇爱自然的魅力;日无私照,因为它博爱人间的正气。作为一名人民法官,肩膀承载着化干戈为玉帛的职责,审判生涯经历着无数的酸甜苦辣,汇成一曲正义的歌。
咸,乃五味之首。说的是法官在审案时既要是非曲直断的明,还要顾全大局想得远。法学大师卡尔?拉伦茨曾说过:“智慧的司法者是将既定的法律融贯于是非,衡权于此彼,终使矛盾在无声中遁形。” 称职的法官定然是合格的政治家。当下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矛盾纠纷多元化,处置不当不仅会让审理变得异常艰难,而且会给当地党委及法院的工作带来被动。所以,现代法官的睿智体现在钝化矛盾时所采取的斡旋方式,充分调动一切行政和司法资源,优化审判制度。比如:响水法院的《重大行政争议综合调处机制》、东台法院的《便民法庭制度》、大丰法院的《涉诉矛盾纠纷分析月报》等,都是打破常规审理思路的创新举措,值得提倡。
酸,是指法官的法律思维的独立性与司法技能的专业性。女人容易吃男人的醋,法官则要在案件上“吃醋”。随着经济转型,许多新型纠纷涌入法院,法律法规的滞后让这些案件显得无处着手。此时需要法官的“酸”劲,不停地专研,不停地提升法律素养。东台法院在创新人才机制的构建上颇有建树,许多年轻有为的青年法官敢当先锋,提高自己的“酸度”,进而创造出优异的业绩。青年法官薛忠勋,进入东台法院不到两年,就数次得到市中院的嘉奖和立功,他所撰写的数篇调研文章还被《人民司法》等国家级刊物登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笔者认为,法官只有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提高办案能力,才能更好地提供司法服务。
苦,不言而喻,法官的工作是辛苦的。坚冰般的隔阂被融化的背后是法官艰辛的调解;阅卷、开庭、撰写判决书,忙碌和辛苦充满诉讼的全过程,每一项程序都凝结着法官智慧的心血。选择了法官,便选择了矛盾,选择了纠缠,选择了清贫,选择了奉献;你必须远离物欲,远离私心,远离关系案,远离人情,远离金钱,远离腐败,远离一切有碍公平公正的诱惑。没有喝彩,没有鲜花,也没有掌声,却依然法槌起落、案卷翻飞、铁案封尘。
辣,是指法官对天平事业的执着,永远保持火一般的热情。每天重复着枯燥的事情,面对嘈杂的人群,法官拥有着无比寻常的耐心与细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法官用无数真诚的言语打动着原告与被告,将双方的怒火浇灭,书写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法官不仅是宣扬法制的使者,更是道德之标榜。就像陈燕萍法官一样,不仅“辣”味十足,而且创造出一套独特的工作法,将法官与群众的距离拉的更近,与群众的心贴的更紧,因而百姓喜爱她,相信她。
甜,案子一件一件被化解,看着欲散夫妻重拾恩爱,看着孤寡老人得以赡养送终,看着讨债民工讨回工资…法官的心是甜的。 群众的赞誉,鲜红的锦旗,成为法官司法为民的一道靓丽的风景。法官的“甜”度还体现在政府对法官人才体制培养的注重。近年,响水法院突破干部任职瓶颈,积极向县委沟通争取,让中层副职逐步落实副科级,大大提高全院法官的干劲。
法槌敲出世界上最美妙的音律,铿锵而有力,那是法官情铸天平的决心;达摩克利特之剑象征着法律的威严,一切矛盾纠纷在它面前都显得弱不禁风;在善与恶、正与邪的较量中,法官们承受着酸甜苦辣,捍卫着人间正道,留住世间的温情,让正义的光辉闪耀在天地日月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