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人江苏某电池有限公司经海安县政府责令关闭,在本院数次督促后仍未履行义务并妨碍执行,现本院决定依法强制执行!执行开始!”日前,随着海安县法院执行局负责人王德俊一声令下,执行队员们迅速对该县最后一家蓄电池厂展开了强制执行。

 

这家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含有高浓度的铅及其化合物,严重超过国家规定的气体排放标准,存在极大环境隐患,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健康问题产生极大影响。2011918日,海安县人民政府作出责令关闭的行政处罚。因该公司未主动履行义务,且在规定的期限内未申请复议、提起诉讼,2012521日,海安县人民政府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海安法院执行人员多次登门做工作,希望该企业主动停产、关闭。迫于法律的威严,公司负责人刘某按照规定关停了蓄电池厂。然而,时间不长,海安县环保局又接到举报,发现该企业在夜间偷偷恢复生产,竟同执法人员玩起了“躲猫猫”。经县政府的委托,环保局向法院提请恢复执行。在经过多方调研后,海安法院决定采用剪段电路上杆线的方法,使其从根本上失去恢复生产能力。环保、公安、城管、供电及当地镇政府均表示同意,并主动提出参与联合执法。

 

当日上午10时,随着执行命令的下达,现场立刻拉起了警戒线。谁想,刘某竟让身怀六甲的妻子和手臂骨折正在恢复治疗的亲属到场阻挠执行,并召集不明真相的邻里冲击执行现场。见状,王德俊果断采取紧急措施,要求执行人员说明情况劝退无关人员,对严重妨碍执行的人员采取强制措施,现场秩序迅速恢复。历经3个多小时的执行,终于成功切断该企业生产电源,组织协调完成了后续及保障生活用电等一系列善后工作。至此,海安县最后一家蓄电池污染企业被成功关闭。周围群众纷纷拍手称赞。

 

采访中,海安县环保局局长丁国祥指出,海安法院在环保执行中采用联动执法机制,果断采取科学手段关停、关闭污染企业,还群众碧水蓝天,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据悉,近年来,海安法院通过强力执行,还关停、关闭了4家猪肠衣企业、4家小铝灰生产污染企业,端掉10多个地下塑料粒子生产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