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油渣
作者:郭春林 发布时间:2013-09-25 浏览次数:2351
“油渣会引起胆固醇增高,会让你患上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最好不要食用。”这是儿子的短信。儿子怕我在家又吃油渣烧青菜什么的,特地发短信提醒。
说起油渣,对于我们这一代人说,不知有多少人现在还会口齿留有它的余香呢。那可是我们从小刻进记忆深处的美食啊。那黄黄的脆脆的、吃起来喷香的油渣,想起它,心头就会生起缕缕温馨。
油渣就是将猪油或肥的猪肉放在锅里慢慢煎,炼出猪油,那熬剩下的就是油渣。
记忆中的油渣虽那么有滋味,但在那个年代却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那个时候,一年是吃不上几顿肉的,只有遇上重要的节日,家里才会买点猪肉。现在人们买猪肉都拣瘦肉,而那时买肉,却都专挑肥的。因为那时买肉不是为吃肉而是为了炼油。
如用猪体内的板油,熬油为最佳,炼出来的油,脂白如雪、味浓纯香、油渣脆酥,吃上油渣赛如吃美味佳肴。
那个年代能买一点板油点都要找人“开后门”或起早排队购买。但是找人“开后门”终究不是办法,求人不如求自己。腊月的一天,为了过年,父亲给我一元钱,由我第二天起早去肉店排队,买一斤板油,找零归我,作为奖励。那时板油价格每斤是0.94元。第二天凌晨约四时左右,父亲把我从睡梦中叫醒,我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肉店外排队。虽然外面很冷,但自己将能得到6分钱犒赏,又能吃上美味的油渣,也就不在乎寒冷了。
我看着母亲熬着白嫩嫩的板油,一股油香在屋里蔓延,一缕缕的直往鼻子里钻,惹人垂涎。
母亲为了给我解馋,她在熬油时常常在油熬得不是很干时,先盛几块给我。我吃上母亲熬的油渣,偶尔会从中嚼出一股喷香的猪油来,让我从这些略呈焦黄黄色的块状中,得到一丝难得的满足。
有客人来了,母亲总是喜欢买点肥膘肉熬油,然后用油渣烧青菜。吃饭时,我总是圆睁两眼在那菜里翻来覆去找油渣。那时吃油渣比现在吃山珍海味还快活。
七十年代中期高中毕业插队务农,每当收工,走在回家的路上,若闻到哪家散发出的油渣的香味,定会有垂涎之感。
八十年代,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人们梦寐以求的“粮多猪多,猪多粮多”的良性循环,油料也多了,吃油渣不再吃那熬了又熬的,而是刚吐油的嫩油渣。
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纪一路走来,人们讲究吃得好,更讲究健康餐饮,连猪肉都吃得少了,油渣自然问津的人就更少了。
我家已有十多年不吃猪油了。有时为回味过去的生活,到饭店也点油渣烧青菜,但是过去我那种感觉再也找不到了。
衣食住行,食为先。即便从食油渣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上,也能看出党领导全国人民改革开放,建设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