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一离开母体来到这个世界,就开始了选择。小时候,我们选择玩耍的伙伴和方式,选择自己爱看的小人书,甚至选择对付大人管教的办法。长大了我们选择自己的高考志愿和喜欢的专业,选择朋友,选择工作,选择伴侣,选择很多很多。每一天,我们都在选择,为生活、为工作。走过的路越长,经历的选择越多,我们的选择越难。

不同的人生之所以有不同的结果,正是因为每个人选择了不同的人生之路。古往今来,明智的选择造就了多少风流人物,伟烈丰功;错误的选择又让多少人众叛亲离,不得善终。

选择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环境而异。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的人生观,会对人生作出不同的选择;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下也会作出不同的选择。作为一名法官,应当如何选择?尤其当我们面临自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冲突,面临各种外在压力和自己内心良知的冲突,面临金钱诱惑和清贫生活的冲突时,我们应当如何选择?

我想,选择绝不仅仅是一次抽签、一次运气的碰撞,而是理性的思考、分析、权衡和取舍的过程,是一个人内心价值取向的外化。那么,既然选择了法官这个职业,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在何种境况下,除了选择公平、正义,除了选择廉洁、自律,除了选择寂寞、清贫,我们别无选择。

因为法官是是非的裁判者,所以只能选择公平、正义。法官不选择公平、正义而枉法裁判,法律就没有了权威,民众就没有了信心,法官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因为法官是高贵纯洁的象征,所以只能选择廉洁、自律。法官不选择廉洁、自律而收受贿赂,法庭就没有了公正的裁判,社会就没有了公平正义,法官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因为法官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操守的纯正,所以只能选择寂寞、清贫。法官不选择寂寞、清贫而贪图享乐,内心会变得浮躁,判断会用错标准,天平会失去平衡,法官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有人说,法官也是普通人,用高于普通人的标准要求法官,对法官太不公平。其实,这是一个人的选择,与公平无关。就如同选择了当医生就只能选择救死扶伤,选择当教师就只能选择教书育人一样,选择做法官,就只能选择公正裁判。只不过与其他职业不同的是,法官是公正的裁断者。与一般职业人相比,法官必须具有更高的品质和更强的自律能力。

虽然,国家没有给我们足够丰厚的报酬,但我们已经衣食无忧;虽然,社会对我们的要求很高,但我们拥有同样高的荣誉和重如泰山的责任。虽然,我们承办的案件很小,但我们每一次公正裁判,就像涓涓溪流,汇成共和国法治的浩瀚江海;像砂砾、砖石、水泥一样,构建成共和国法治的巍巍大厦;像沃土春泥,培植着民众对共和国法律的信仰。而我们每一次不公正的裁判,会像蝼蚁一样,啃噬着共和国法治的大堤。

面对民众的期待和共和国法治的呼唤,法官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