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名字一样,生活中没见过这么英武的猫了。

黑猫叮叮,黄猫当当,从城市来到乡村,一对兄弟在农家院子里大有作为。

猫调虎腔,叮叮当当象所有猫科动物一样,体态矫健,动作敏捷,流线型的身姿真让狮子狗梦醒、梦宝相形见绌。尤其是他们的机灵劲,准确说是身上那股鬼魅般的灵异,很是摄人心魄,直让鼠类胆颤心惊。

即使眯眼瞌睡,骨子里依然透出虎的精气神。一对猫兄弟仿如浓缩提炼出来的小老虎,在母亲居家的院子里成为山大王,执掌仓房院落,巡视风吹草动,追踪鼠迹兔窝。母亲说,多亏了叮当他们,家里四处太平得很呢。

记得二猫初进家门的那天,是在桂花飘香、杏叶泛黄的季节,值逢秋高气爽的好日子,母亲象得了宝贝或是来了至亲似的,欢喜得不得了,里外忙着张罗。原来老娘豢养多年的大竹节猫“跑掉了”,心里失落发怔了好长日子,中间常跟我姐提“竹节”的好处,什么灵性啦,善解人意啦,知恩图报啦,等等,又叹只闻狗叫的单调,最后指着储粮的仓房说,鼠先生又猖狂起来了。姐懂得老娘的心思,托人再托人,就从城里弄来了一黑、一黄。换了班底,母亲看家护院的队伍日见壮大了。

狗吠猫叫,特别喜欢饲养猫狗动物的母亲精心打里着晚年生活,其乐融融。父亲也很配合,二老十分妥贴地与家居动物偕然相处,颇具爱心的他们守护和营建了一个小小的动物王国,而灵性的小东西们自然投桃报李,渐渐粗壮的猫兄弟在平凡的农家院子里竟也撑起半壁江山,与早先到来的狗们并肩守卫它们主人的平安生活,衷心而赤胆。

此后俩猫得到丰足生活的雨露阳光,与老家院后的银杏、香樟一样茁壮成长,当初戏耍性地扛来金庸笔下一对称兄道弟的江湖侠士的名头扣住黑黄,不曾想实至名归。如今的黄黑二猫,我们的叮当兄弟,大有独步武林之势,扬威于老家埭上的各户农家,各路鼠背们直是望风抱头逃窜,惧且寂寂无声矣。

现今埭上积攒粮食的大户,对叮当是客气又再客气,二猫日常备受礼遇,精神头抖擞得很呢。哪家宅院有点动静,主人即来有请黑黄,象被封尊为神,二猫吃香喝辣,日间悠闲地梳理油光可鉴的毛纹,一到晚上便呈其能,在暗处却是闪耀猫的四颗铜铃,霎霎如灯照探着仓房壁厢,庭前院后,这般光景里便是黑黄双煞布下的森森警阵。

叮叮和当当顺理成章成了母亲的骄傲,还是邻里乡亲的亲善大使哩。

某假日回乡下过节,母亲说起叮当的本事,简直眉飞色舞,象来了段武松打虎的说唱感染了我们,叮叮当当是朴实的农家院子里的英雄,英雄的故事的结构如土豆一般结实。

是母亲最先发现了叮叮拖回的野兔子,搏杀者却是当当,当当的胡须及猫爪鲜血淋漓。老娘当即唤来黑黄并检视了一番,确定猫兄弟们正常无碍后才去料理那只倒霉的野兔。我想,这时母亲心中的骄傲该是叮叮和当当,而不是城里的儿子,因为虽不见真实的战场,但家猫斗与野兔,却如老虎敌与野猪,该是一番怎样的搏杀?以母亲的见识,总该对小平同志的评猫论断并不陌生。

叮叮当当,真是响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