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杨忠岐先生乃忘年之交,闲来不时聚首小酌。某日酒酣,杨老引我至阳台告曰,数年前好友自香港捎回紫荆树一株,现已半人多高,然阳台局促限制生存,故而相赠。我戏谑:掌心之物,一旦无有,寤寐安否?杨老亦笑:吾汝何人?再者两户相去无远,若思,朝暮可见。

关于紫荆,我向有所闻,但未曾谋面。韦应物诗云:“杂英纷已积,含芳独暮春”。 因为美丽,故被人们请进庭院成了传统的绿化点缀,与人亲近使其成为故园亲情的代表植物,那根植在遥远故园的紫荆是以牵动着客走异乡者思乡之心弦,所谓游子思归、忆念故里。但不知港府将洋紫荆选作区花,是否兼有此种寓托。

早春时节,紫荆闻春而绽,当第一朵美丽吐露出娇妍,小女喜而击掌,奔走相告。无久,艳丽的花团密集地据满了整棵树的每个枝条,一枝枝,一匝匝,如染、如画。那心形的绿叶宛如它跳动的心脏在风中摇曳,那一簇簇的花朵紧紧相拥,在春光里燃烧起如火如荼的激情。那花艳若玫瑰,形如一群翩飞的蝴蝶,密密层层,重重叠叠,满树嫣红,窗户亦为之增色。缕缕芬芳沁人心脾,引来为数不菲的蜂蝶于红花绿叶间嬉戏流连。蝶如花,花似蝶;蝶非花,花非蝶!因居所新建,整幢楼房使用了蔷薇红外涂,彼与满院紫荆倒也相映成趣。流连窗外,徜徉花海,自得其乐也。

落英缤纷时,那遍地的桃红色花瓣,铺就一条花毡。春雨之后,暗香浮涌,瓣瓣逐流,丝丝感伤款款幽情悄然而至。历史跨越千年,时空斗转星移,惟有花的情事亘古不变!想必当初黛玉泪吟那满园缤纷,该也是如此的光景了。

旧话重提,紫荆更多地被用来喻作亲情,成为思念亲人的知音。杜子美于颠沛流离中,感喟风拂紫荆,落花无数,睹物思亲。“花落辞故枝,风回返无处……犹有泪成河,经天复东注。骨肉分离,天伦难享,昔日朝夕相伴的手足情深像没有归处的落花一样一去不复返矣,漂泊的心藏有几多牵挂! 紫荆花开,花影中你是否感受到了远方那期盼游子归去的双眸,感受到故乡洋溢着的那亲情的淡淡的温馨?

……

今年四月,一个月黑风高雨骤的夜晚,爱犬持续狂吠,我披衣下楼巡察。门外黑黢黢一片,雨幕如织,惰懒之心顿生,且室内无异,遂作罢,次日始见紫荆已不翼而飞,昨有“君子”造访矣!

十日后,杨忠岐先生至舍下叙话,得知紫荆易主,老人伫立窗前,怔怔凝视那一方新土,久久无语……

我安慰老人:盗者识树,雨夜辛劳,足见其诚,紫荆遇彼,如得知音,必获善待。老人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