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开展小额速裁成效如何? 416,笔者亲身感受了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小额速裁案给当事人带来的便捷。

 

随着一声法槌敲响,一起装卸运输合同纠纷案件正式开庭审理。特别的是,法官并没有在审判台上正襟危坐,而是在确认原被告出庭人员身份后,径直走到了原告席和被告席中间,做起了“讨价还价”的工作。

 

原来,由于该案法律关系单一,事实清楚,法官在征求双方当事人意见后,对该案启动了小额速裁程序进行审理。

 

“被告,对原告提出的8600元赔偿金的诉讼请求,能不能接受?”法官首先向被告发问。

 

“参考市场价,原告这个驾驶员的工资每月大概在3000元至5000元左右,我们把误工费定在每月1000元怎么样?”法官耐心地做着工作。

 

片刻沉思后,被告点头表示同意。随后原告方表示认同。

 

接着双方又就下一项赔偿条目展开了辩论,最终,原被告以6700元的赔偿金额达成调解协议。

 

937,法官宣布休庭。5分钟后,法官拿着两份调解书走进会议室,请双方当事人签收。

 

“小额速裁,我以前只是听说在试点,所以当法官征求我意见时,我心里直打鼓,现在想来真是庆幸当初的决定。”原告感叹道,“从立案到今天拿到调解协议仅仅用了3!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就解决了纠纷。”

 

“感谢,必须感谢。来法院应诉前我从没跟法院打过交道,心里紧张得要命,没想到这么简单就全搞定了。”被告吴先生说。

 

连云法院立案庭庭长顾猛告诉笔者, 去年以来,该院共审理小额速裁案件74,均以调解方式结案,调解协议也全部主动履行,涉讼金额达259万元。平均办案周期仅为3,较之普通程序案件的平均办案周期缩短了将近13倍。

 

“连云法院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机制,以期小额速裁审判发挥更大作用。”院长唐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