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斗智斗勇的较量
作者:徐冬红 发布时间:2008-04-14 浏览次数:677
本网盐城讯:执行工作不仅要能吃苦,而且要充满智慧,与当事人斗智斗勇,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一起陆某与黄某的离婚执行案,法院判决男方黄某给付女方陆某15万元。因黄某常年在上海打工,居无定所,执行人员几次前往上海均空手而归,此案几年都未能执结。去年冬天,陆某又一次申请执行,案件分到了我的手上。看到当事人失望无奈的表情,我的心隐隐作痛。我一边安慰陆某一边让她积极打听黄某的消息,承诺只要找到执行线索,就立即去上海执行。一天,陆某向我报告,被执行人黄某在上海浦东某个水产场做生意,每天凌晨三点外出送货。我当即和执行组的执行人员,周密考虑了执行过程中的各种细节,预防有可能发生的意外,拟定了几套执行方案。
第二天驱车直奔上海,到达浦东川沙镇时,已是傍晚。顾不上休息,又马不停蹄地打听黄某的确切住址。市场里的人说,黄某住在当地一个女子家。我们决定不打草惊蛇,先察看了黄某住处周围的地形,等夜里再来执行。忙完一切,近10点坐下来吃饭时,我的胃却疼得吃不下了。由于长期在外执行,生活不规律,致使我落下胃病,为此我的丈夫没少说我:执行局是男人的天地,你一个单薄的女人逞什么能。我也不争辨,知道这是对我的关心,可我对执行工作真是难以割舍。稍稍在旅馆躺了一会儿,大家劝我在旅馆休息,不要去执行现场。凌晨二点,我还是和同志们一道赶到黄某的住所。我让男同事们别出声,由我敲门喊人,这样黄某的戒备心理和抵触情绪会轻些。敲门后,有人应了,是东台口音,我们断定黄某就在屋里,
于是亮明了身份。黄某硬是不肯开门,僵持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在屋外冻得直哆嗦,我再三给黄某讲道理,嗓子都快说哑了,黄某才将门打开。进门后,我们以不打扰其他人休息为由,迅即将黄某带离住处,在车上对其进行法制宣传和思想疏导,黄某初始仍很强硬,一直说自己没钱。我们跟他讲法律谈道理拉家常,说陆某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的不易,说如付清款项他就不用东躲西藏能安下心来过日子。三个多小时的耐心教育,黄某终于低下了头,但称手头没钱,要到各个供货点收货款。于是,我们陪着他一家家的跑,一点点地收,欠款人看到法院工作人员在场,大多数都爽快地给付了欠款。从清晨到下午四点多,才将执行款全部执行到位。几年的成案终于执结,虽然很累,大家都很开心。夜里到家时,我几乎连登楼的力气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