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徐州讯:2008年新年伊始,睢宁法院为切实贯彻落实审判管理“服务审判工作,服务党组决策”的职能作用,适时提出“七强化”措施,精心谋划和开拓审判管理新思路。

一是强化基础工作管理措施。指标统计、流程管理等工作,是审判管理工作的基石,对于准确把握和控制审判态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该院高度重视,通过多种渠道培训一线法官和书记员掌握操作技能,审管办安排专人负责监督考核,从而确保每一个案件都能做到规范、准确、及时地填报各种数据信息。

二是强化审管工作分析、调研力度措施。审判管理工作通报》是将法院近期审、执工作的重要情况、新鲜经验等内容,快捷、准确、全面地予以概括,为领导决策,提供导向和依据,是反映审判管理工作的平台。该院为了加强对审判管理和审判实务的总结,遴选两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骨干,从事收集、整理工作,对各业务庭(局)的具体状况,深入调研,针对性分析影响审判质效的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为院党组决策和指导审判工作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议。

三是强化重点指标监控措施。审判质量效率指标数据反映法院审判工作的开展情况,是衡量一个法院审判质效的标尺。该院一直非常重视每月的审判质效指标(特别是基础指标)排序,把案件上诉率、被发回改判率和民事案件调解率作为案件质量重点监控指标,把收结案比、“四项案件”未结率、超长期案件作为案件效率重点监控指标。今年,该院提出实行动态监控,把上述指标进行科学分解,及时提醒,加强督促检查,限期改正。

四是强化案件质量评查措施。案件质量监督检查工作作为提高案件质量的重要抓手,通过严把案件质量评查关,能够全面提高干警的质量意识。该院突破省高院、市中院要求的每月对审结案件实行抽查的做法,坚持案件评查“签章制”(即评查人员实名签章)和“轮流制”(即每位质评人员每月按照随机分发不同庭室案件),对当月所结的全部案件在实体、程序、法律文书、审限变更、结案时间等方面进行全面评查。对突出问题,加强与承办法官的沟通、反馈,增强评查工作的实效。

五是强化差错案件剖析措施。被发回改判和再审案件的多少直接体现法院的办案质量和法院工作被人民群众的认同度。该院一直坚持对被发回改判和再审案件进行重点评查,成立重点评查小组,由分管院长直接领导并参与评查,对每一重点评查案件都进行集体讨论,然后方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对被最终认定为差错案件的,实行案件质量“问责制”,并逐一做好差错案件的剖析工作,将案件存在问题进行剖析、通报,以儆效尤。

六是强化法官考评机制措施。法官业绩考评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影响法官积极性的主要因素。该院决定按照和谐司法的要求,对各项考评指标进行公开量化,增强考评机制对法官业绩评价的客观性,严格依据考评结果来作为法官评定等次,职级晋升和表彰奖励的依据,促进对法官素质全面发展的激励作用和正确追求办案效果的引导作用。

七是强化决策实施情况的反馈措施。该院对重大审判决策的实施情况进行时时跟踪分析,认真组织相关人员整理在实施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建立实施评估制度,以便及时修正,确保院党组和审判委员会的审判决策能得到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