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微杜渐”是一项大工程
作者:陈雷 发布时间:2007-10-26 浏览次数:1809
《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细隙之烟焚。”韩非子可谓观察敏锐,他能看到一个个“蝼蚁之穴”、一缕缕“细隙之烟”带来的无穷祸患。可以说韩非子为我们许多人解开了自己走向溃败的不解之谜。
作为法官,当我们不经意间一次次接受当事人的小礼物、吃请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无所谓。但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督抚张清恪却说:“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他深知“防微杜渐”的道理,所以他拒收哪怕是亲戚朋友送来的贺礼。西汉贾谊的“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告诉我们善行虽小,积小可成大,最终成就自己的美德;恶行虽小,积小可成大,最终酿成自己的罪恶。现代的腐败分子无不是从今天贪一点,明天占一点开始,越贪越大,越占越多,直至犯下贪污受贿的大罪。甚而,大多数贪官还不清楚自己是怎么走向犯罪的深渊的。因此,防微杜渐确实是一项亟待实施巨大的工程。
法官违法犯罪,大都是先在小节上自我放纵,认为吃一点、喝一点、拿一点、玩一点出不了大事,结果是小节不守、大节不保,从小错酿成大错,由吃喝玩乐到腐化堕落,最终滑多远连自己都没法预料。苏轼《前赤壁赋》:“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给了我们深刻地提醒。“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很多法官的堕落就是从“不矜细行”中开始的。他们由起初的“送礼不要,请客不到”,逐渐“盛情难却”地收受财物,进而发展到“来者不拒,习以为常”,最终滑进了腐败的深渊。所以,实施“防微杜渐”这项工程已是刻不容缓了。它需要我们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有着坚定的立场,敢于面对亲友的指责才能完成它。
我们应该从小事开始,从小节着眼。坚决堵住一个个“蝼蚁之穴”,坚决扑灭一缕缕“细隙之烟”。每一个法官都应该从小节上加强自身修养,从思想上要强化“小节”意识,从细微末节做起,养成清廉的习惯,坚决筑牢“防微杜渐”这座最坚实的反腐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