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中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度关注民生
作者:孔令宏 发布时间:2007-10-25 浏览次数:812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干警关注民生工作的意识。全市法院干警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创建平安扬州,促进社会和谐”等活动,求真务实,不断创新,及时进行“回头看”,进一步提高广大干警服务人民群众的认识。
积极探索审判工作新举措,使关注民生工作落到实处。积极探索便民利民为民的新举措,把司法为民要求落实到审判工作的每一环节,切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以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将关注民生工作落到实处。严格落实诉讼引导、风险告知、首问负责、法官释明、判后答疑等诸多便民措施,千方百计地开展巡回审判工作,方便当事人诉讼,依法扩大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范围,提高诉讼效率;扎实做好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调处工作,尝试刑事自诉案件调解新模式,并探索行政案件依法审理的新办法;严格贯彻落实新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坚决纠正损害当事人利益的行为;进一步扩大缓、减、免案件的范围,让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高度重视、重点解决经济困难的弱势群体的法律需求。
司法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最后防线,执行又是维护司法公正的最终关口。全市法院执行工作必须恤民情、体民意、解民忧。规范执行信访、申诉和立案制度,确保做到民有所呼,必有所应;完善和规范以审限为重点的案件流程管理制度,确保及时立案、及时执行、尽快结案;规范执行权运行机制,建立执行实施权和裁判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新型分权运行机制;规范评估、拍卖、变卖制度,减少和杜绝中间环节出现的腐败问题等,以实现执行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加大信访工作力度,树立人性化的接访理念,做到接访群众有诚心,倾听案情有耐心,排忧解难有热心,依法解决有决心,劝访息诉有恒心。彻底改变了过去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衙门作风,解决了群众告状无门、到处上访、无序上访现象。全市法院从源头上减少涉诉信访,以强化审判管理为抓手,加大案件评查工作、岗位目标考核力度,引导和监督审判人员最大限度地追求审判公正与效率。同时,要将判后答疑、院长接访日等一系列申诉信访工作制度落到实处,倾听群众呼声,为群众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