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条关于武汉天价香烟的消息在网上倍受人们关注。据悉,由武汉烟草集团推出的这种黄鹤楼“1916”的香烟,价格达一千元一条,一包达100多元。 而黄鹤楼系列香烟中,价格最高的达3000元一条,每支烟价格达30元。

说起天价香烟,其实并不自武汉烟草始,起码它已经行销了十几年的工夫。目前,全国的各大烟厂基本都有自己的品牌香烟,这样的香烟大都有顶级品位的,价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我们熟悉的品牌香烟中华烟便价格不菲,一条“软中华”价格大都在七八百元,即使是硬盒的,价格也在四五百之间。有一种大熊猫的香烟竟然两盒就达两千多元。

上周出差去南京,在南京市机场高速公路上看到了某卷烟厂的一块广告牌,广告牌上赫然写着“至尊南京??厅局级的享受”。这个广告词也曾在网上招来众多的批评声,但这个广告从另一个角度讲却是事实求是的。如今,不光是厅局级的干部能抽高档天价香烟,就连许多县处级甚至乡镇级的干部都在享受着这种“厅局级”的待遇。如果依这些干部的工资收入来讲,他们恐怕不吃中喝也抽不起这样的香烟。试想,一个干部一天抽一包这样的香烟,一个月就得消费3000多元,这样的消费靠他的工资能行吗?一条烟的价格,是贫困人口一年、两年的收入,这不是奢侈浪费是什么?

这些年天价香烟越炒越凶,尽管生产商一再宣称,从选料、生产到包装,都采取了极为严格的标准,产量极为有限,成本也极高。但实际上天价香烟的有害成分与普通香烟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这么昂贵的香烟,远远超出一般市民的消费水平,居然还卖这么火,已经无法用纯市场因素来解释了。《宪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但要是把天价香烟的热销归类于奢侈浪费那就是大错特错了。其实,对于天价香烟,买的人不抽,抽的人不买,购买者绝大多数是为了送礼,

这已经是秃头上的虱子。那么这些天价香烟的去向,也就是最终的消费者是谁呢?

很简单,在政府机关、国家企业,特别是那些手里掌握着大小不等权力的人,他们才是天价香烟的消费群体。机关会议室里,这个拿出上百元一包的香烟散发,那个又掏出派送,边抽边谈论天价香烟的话题。谁心里都清楚,这烟明摆着是别人送的,工资收入大家都知根知底,谁会有那么多钱去抽这么好的烟。而这种现象却已经是见怪不怪,就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一样,许多人也就越来越心安理得了。

为什么有干部敢公然抽天价香烟,是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算不上什么腐败行为。一位多年从事查处官员腐败工作的纪委干部向记者表示,

天价烟只是日常消费品,不是大宗消费品,也不是固定资产,实际查处定案中,不好确定其来源,也不好固定证据,所以一般不作为立案依据,这也是纪检监察部门 和政法部门查案时遇到的共同难题。

天价烟“买者不抽,抽者不买”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不争事实。但是,买天价烟的人并非心疼,因为他们是作为一种投资方式、一种经营方式进行的,比如是为了批条子、找工作、要工程、要官帽,这样的投资一旦有了回报,那效益是相当可观的,远比这一两条烟大的多。抽天价烟的人也抽得心安理得,天价烟不管有多贵,它也是烟,它不是别墅,也不是现钞,“烟酒不分家嘛”,有什么担惊受怕的,只管做快乐的“活神仙”吧。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人家为什么要送你天价香烟,还不是因为你手里的权力,这其实等于权力与物质进行交换,而作为国家干部,手里的权力是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换取你的心理满足,这难道不是腐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天价烟不是白送的。送你一千块的东西,必然想得到十倍百倍的回报。俗话说,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收了别人的东西,当然要为人做事、帮人消灾,权力在这里沦为出租物,受益的是双方当事人,受损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一滴水反映大海。天价香烟,反映出权钱交易,以权谋私,权力寻租的腐败堕落行为正逐步走向普遍化。口头上的“反腐倡廉”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必须出重拳予以打击。否则,当每个公务员都热衷于吸天价香烟、体验“厅局级享受”的时候,那时,恐怕真要“国将不国”了。

反腐败,首先把某些领导干部嘴里的天价烟拔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