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毕名叫毕福城,跟电视节目主持人毕福剑就相差一个字。名好记,但可能是觉着喊着亲切的缘故,时间长了,大家都管叫他老毕。老毕88年进法院,从书记员到审判员,在民事审判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个年头。

老毕人很随和,平时总是乐呵呵的,脸上挂着笑容。

这几天,老毕心情却不顺畅。今天,老毕又被老婆在电话里抢白了一顿,象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瘪在了沙发上。

儿子中考的分数出来了,遗憾的是离重点高中分数线仅差三分。本来退而求其次,选个好一点的普高也就算了,问题是儿子很有把握似的一心一意奔重点,在填第二档普高的志愿时,很随便地写了服从分配,复习时又将全部精力投在了加试卷的习题上,忽略了本卷也就是作为进普高的基本分数,结果……唉,连普高也极有可能进最次的学校了。

其实儿子在考完那天已经显得底气不足,自我感觉考的不太理想。老婆急了,忙四处打探,所幸每所重点高中原来都有一个计划外招生班,是专为那些以往成绩优秀,只因临考时发挥不佳,仅差了几分的考生以及在其他方面有突出表现的考生提供机会的。当然,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既然计划外招生没有严格的分数线,一些肯出钱赞助学校的大款,一些能为学校教工办事提供方便的官员,他们的子女就可以搭便车进入重点高中。所以名义上是为只差几分或有突出表现的考生入学的计划外招生班,其实绝大部分能够录取的反倒是那些“关系户”。

老婆当时就催他,说干脆没有后门倒也罢了,现在儿子只差三分,而且还得过全市数学竞赛二等奖,虽说现在名额大多是让关系户占用了,但也该找人活动积极争取一下。老毕当然挺为儿子着急,平时不喝酒的他,那天晚上喝醉了。

思来想去,老毕决定去找一个高中同学帮忙。因为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他记得这位老同学讲过,他这位老同学曾抢救过一位被摩托车撞到的中学校长。当时他记得老同学对大家说,以后诸位的公子、千金要读三中的话,包在兄弟身上。

三中是省级重点高中。

老毕觉得有些把握,因为他们在学校时就是同桌,一坐就是三年,从没红过脸。

见到老同学,稍稍寒暄几句,老毕就直奔主题。老同学不急,先是让座又是泡茶,还东拉西扯地说些老同学的趣闻,最后才饶到正题,说:你一个大法官,这点小事还搞不定?

老毕讪讪的笑着说:所以来求你啊,谁不知道老兄你神通广大?

老同学手一摆,说:法律这方面我就是空白,现在有你这个法官老同学,才可以说是什么问题都难不到我。

老毕听出了些弦外之音,心一沉,忙装着有急事要办似的说:老同学,我儿子的事就拜托你了,行不行,你给我透个底吧。

老同学想了片刻,说:实话跟你说,我也正好有事要求你帮忙。你最近手上办的有件案子的被告是我小孩的二舅,我想托你帮帮忙,在对欠款的数额认定上关照关照,这个事对你来讲也不过是小菜一碟。

老毕沉默。老同学见他沉默,又说:你儿子的事包在我身上,百分之百搞定。

老毕最终拒绝了老同学的要求,也向他道明了原委,作了解释,希望老同学能够谅解。老同学大度地说:没关系,没关系。可又话锋一转说:你既然封杀了自己帮别人忙的权力,又怎么好求别人帮你忙呢?

老同学的话听起来既直白又深奥。回家的路上,老毕感到有点惭愧,觉得对不起儿子,但他突然又想到自己亲手挂在办公桌后面上书“清正廉洁”的匾额,他笑了笑,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