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因为分寸得当而被人受用、怜爱和珍藏。

人类视觉感到最舒服的造型,德国的科学刻卜勒称之为神圣分割,当今通常叫着“黄金分割”,那是最具美学价值的比例,这在现实生活当中无处不在。服装的长短,人体上下部的比例,一幢建筑门窗的大小,一天当中气温冷暖的比差,甚至阳光的强弱,都是“黄金分割”在发挥作用,这就是物的分寸。

人因为讲究分寸而被社会接受、信任和器重。

做人做到恰如其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做事做到恰到好处是人生的最大学问。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为人处事要有分寸。人生中最难把握的是分寸。

古人对分寸有过太多的感慨。“瓜田不纳鞋,李下不整冠”,这是避嫌的古训,其实也是告诫人们要从小节上把握好分寸。“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唐?韩愈《颖师弹琴》),警示人们做事要严谨得体,切不可行事粗俗没有分寸。“夫者存亡,嘴舌有责”(《史记?苏秦传》),阐述的是说话要注意分寸的极端重要性。“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陆机《猛虎行》),说的是做人的节操上必须严守分寸。

清末曾国藩回湖南组建湘军,先后攻克太平军几个重要城市,最后攻陷金陵,曾国藩因此受封一等侯爵。可是也就在这时,曾国藩发现他的湘军总数到经达到30万众,是一支谁也调不动,只听命于曾国藩的私人武装。曾国藩感觉到了顾命大臣功高震主的问题,他开始自削兵权,从而解除了清延的顾虑,使自己依然得到信任和重用。历史上,有不可尽数的立下绝世功勋的人都没有能逃脱“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曾国藩与他们的区别在于他及时地把握好了自己作为一个将军大臣的分寸。

因为有一个完美的尺度,我们所处的世界才端庄、和谐、圆融。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这个尺度演化成国家的法律和人们自持的分寸,而现实生活中分寸对人的约束更广泛和具体。我们周围的人们,无论做官,还是为民,或者是从商,因为都有各自的分寸,并以此与人交流,才得以互信、公平和有序。反之,一个不讲分寸的人就无法让大众所接受,也肯定会被社会鄙弃。因此,把握好人生的分寸,就等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法官更讲究分寸。分寸是一杆称,掂在法官手上,印在老百姓心里。称出来的是输和赢,看到的是邪与正。

当今的法官非官又似官,因为法官是从先前的官中游离而来,在老百姓心中仍然是衙门内的官,都是行使公权力者。但法官只是一个判官,虽说掌握着审判权,但仅依法断定是非,道出一个公理,给予一个公平,并没有行政官员的号令权利、财产权和人事权等。从本质上来讲,法官是一个使用法律的人,而不是古时拥有行政权、审判权于一体的官。但民众既把法官当“父母官”来要求,又把法官当着“青天大老爷”来企盼。因此,法官的言行举止要有特定的分寸,这一分寸建立在理想之上,定位于现实之中。

当然,法官是凡尘俗子,本质上不可能超脱常人。包正斩附马也不得不不三思而行,“龙头闸”数次才闸下,但世人从来没有怀疑“包青天”的执法人格。文革期间的周恩来一直在暗中保护遭受迫害的老干部,并没有公开痛斥红卫兵的错误行为,但至今没有人指责周恩来的为人品格和党性原则。在我们这个高度讲究人情的国度里,法官处在社会矛盾的风口浪尖,各种人情、关系和势力通过各种渠道向审判渗透,法官也不可能完全“黑脸”,做到六亲不认,八方不顾,适当灵活处置为尝不可,但关键要把握好一个度,绝对不能突破“分寸底线”,做到既不能枉法,也不可徇私,更不得不公,又能服亲友和权势的“说情打招呼”,这就是法官的分寸,也是一个法官的司法技巧。

公堂之上,法官给予对决的任何一方,以脸色、言语上的特殊,都会引起当事人对公正的怀疑;消遣场所,法官涉足或有不雅行为,就会招至业外不洁的人格非议;举止装束,不论男女法官,服饰、发型时髦超常,谈吐夹杂戏言脏语,就会带来本性轻浮指责;交友之中,法官与嘻皮之人、行为不规之人、无诚信之人或有不良史记录之人来往,就会背上同流合污之名……。由此,法官的举止言谈和生活小节都要注意,要做到谈吐大方,装束得体,交友谨慎,业外自律。在这些小节上讲究近似苛刻的分寸显得非常必要,能够自持分寸才配当法官,否则,就只能是貌合神离,成为堂上堂下不一样的“两面人”,或者干脆就是公堂上的“李鬼”。

断案之中,法官面对亲友、关系和权势的“说情打招呼”,完全置之不理似乎不现实,违背良智和法律更不可为,这个分寸最难把握。其实“说情打招呼”之人大多是为求得公正而来,法官只要能够秉公断案,他们都可以接受。即是他们输了官司,只要判后释法到位,相信他们也可以理解,法官大可不必有众叛亲离的担忧,更不必有身入险境之感。当然,对于恶意诉讼之人,企图通过法官之手达到不可告人目的,对此,法官必须以一身正气回应,否则就失去了职业操守,以及“分寸底线”,也就无为人处事的分寸而言。

法官的分寸说来见小,细品起来可大,把握好实属不易,它不是一种不偏不倚、可进可退的中庸哲学,而是为人处事的准则。一个法官把握分寸的能力,来之于缜密的法律知识、科学的法律方法、娴熟的司法技巧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