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身感受睢宁法院三个变化
作者:韩振 发布时间:2006-10-10 浏览次数:4935
今年7月,《中国人大》、《江苏人大》分别以专题报道了江苏省睢宁法院的工作,这是该院继去年该院被省高院评为优秀法院之后,高层关注的又一亮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基层法院究竟发生了什么,在短期内如此引人注目,近日笔者悄悄走进该院。
规范成为习惯
一出车门,远远就见九层办公楼门口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滚动着开庭公告,开放式的院墙内绿草如荫,鲜花掩映环绕的路面,进门时,着装整齐的法警正对出入的当事人按部就班的进行安检,因为时间刚好9:00,故意在门口停留一会,本以为会遇见个别迟到的干警,半个小时过去了,结果令人失望。随后便以当事人的身份走进立案庭,接待的法官耐心热情,解释后还随手发给几本小册子,内容有诉讼风险、保全告知,收费标准等六项,转身离去时,问一农民模样的当事人请律师没?他说“原以为打官司不请律师不行,法院能提供那么多便利,我看省去代理费也是可以的。”立案如此,开庭咋样呢,二楼审判区15个审判庭一字排开,随手推开一门,只有着制服法官、书记员整齐端坐,甚觉奇怪,原来10分钟后才是正式开庭时间。想进办公区,经保安联系后被礼貌引入。院长蔡可勇年轻、干练,见面时,他正点击鼠标查看昨晚下班前全院收结案情况,我们说明来意后,他接着介绍案件流程和量化管理情况,“我们这里评优评先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工作实绩考核表”,工作这样迥然有序,管理有何新招,蔡院长语调轻松“03年我来睢宁法院时,所定的制度全面而严格,比如工作日饮酒一次罚1000元,法律文书错一字罚40元,但现在这些制度形同虚设,因为大家规范中养成了习惯,车行高速,关键是找到入口”
稀有变成平常
采访中,随意点击该院内网,不时有外省市兄弟法院前来参观学习的图片新闻,更有两个通报甚觉惹眼,上面显示1-8月该院在省市以上刊物发表的调研文章达70余篇,其中在国家法学核心期刊如《法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等上发表的就达4篇;在省市以上刊物发表的宣传文章多达 150 篇,办公室主任魏东介绍,3年前要是谁在省级以上报纸发表文章,大家马上就会在羡慕中争相传阅,现在,调研、宣传已不再是专门部门的事了,谁发表什么级别的文章都很平常,领导以文章表达管理理念,法官以文章探讨交流案件,在读研究生以文章表达学用结合的效果,把工作学习中遇到和值得思考的问题撰写成文已是自然而然的事,每年发表文章的人数占全院干警的60%,形成了浓郁的学习进取的文化氛围。桔生淮北何以为桔,院长蔡可勇的话颇令人深思,他说“观念能改变现状,人的潜能无限,关键是挖掘,我们的方法开始是加压并激励,现在是调整和引导。”
远离成为追求
浏览该院案件管理流程时,突然发现每个法官未结案件存量相当,该院审管办介绍过去分案由所在庭庭长负责,往往因为难易、数量问题在法官之间产生不同意见,办案多的法官常常会遭非议,2004年被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确立为法官职业化试点单位后,在民商事和执行领域打破机关业务庭和人民法庭的界限,实行按进度分案,搭建了公平竞争的平台,这样让能力和业绩以最近的距离结合,激发潜能的同时首先实现了法院内部的公平正义,想成办案标兵无障无碍。民一庭资深法官朱宏身有感触“办了那么多年案件,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感觉爽气和有价值”。继续翻阅网页时,一张全院干警拒礼退贿表更让笔者注目,1-8月全院干警因拒绝无效而交到院纪检监察室的礼品礼金达两万余元,院纪检组长顾开龙说,过去谁要是将当事人所送财物上交,总被认为是出风头作秀,近年来,院党组通过廉政警句日日读、警示谈话、设立廉政保证金以及各种形式的有效监督,教育干警算好廉政七笔帐,大家认识提高了,懂得珍惜工作岗位,廉洁办案新风就逐渐形成了,现在将退不掉的财物上交是法官养成的新习惯。
离开法院时倍感气息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