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背后的追求-泰州市高港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工作纪实
作者:韩小网 发布时间:2006-04-18 浏览次数:6356
4月12日,泰州市高港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在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5年度表彰会上荣立“集体三等功”。这是该庭2005年度连续获得市级以上表彰的第七块奖牌。去年以来,该庭先后荣获“省级青年文明号”、全省法院系统“优秀文明窗口单位”、泰州市“市级巾帼示范岗”、“市级维权示范岗”、2000?2004年度泰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连续五年蝉联泰州市法院立案系统“文明窗口单位”等荣誉称号。然而,一块块的奖牌,一个个的荣誉,却凝聚着全庭平均年龄只有32.5岁4名法官们的汗水和心血,记载着她们无私的奉献和无悔的青......
绿色通道让倔强老太安心回家过年
为方便当事人诉讼,该庭开辟便民立案绿色通道,实行电话预约立案、邮政、上门、口头立案等便民措施,当事人起诉从立案审查到正式立案、交费、排期开庭到送达等,不需当事人任何中转,仅需10分钟左右的时间,足不出厅就能从首接诉讼材料的法官手中拿到立案通知书等全部立案手续;对起诉材料不齐全或不属法院受案范围的,导诉台法官都能为当事人做好导诉和相关解释工作。
今年1月11日晨,提前上班的立案庭李平庭长看见法院大门口围着一些人,她拨开人群看见一老太蜷缩在地上,连忙上前将老太搀扶到了接待室,给老太递上一杯热茶,稳定好老太情绪,听老太慢慢哭诉她的遭遇。老太叫唐根英,今年78岁,上海人,祖籍在泰州市,去年5月份,因上海房屋拆迁,考虑到儿子窘迫的居住环境,遂以11600元在祖籍购置了一套农村住房颐养天年。后因所购房屋不符合办理产权证书有关规定,唐老太在不知退房协议内容的情况下,仅拿到1万元的退房款即被卖房人“打发”出所购房屋。为讨要“说法”,居无定所的唐老太夜晚靠住在车站候车室,白天则到处流浪哭诉财房两空。庭长李平从老太带来的一大包材料中,联系上老太的儿子,但老不听儿子的劝说,倔强地表示“讨不到‘说法’决不回上海”。为尽早让老太能回到自己的子女身边过年,李平庭长根据老太所反映的情况,决定为老太实行口头立案,免费办理打官司所有手续,并联系业务庭立即确定了开庭日期。当天上午,唐老太得知其房屋买卖纠纷被安排在正月十六开庭时,当即跪谢法官:“多亏青天法官们帮忙,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婆终于可以安心回上海过年了。”
柔情下访让暴力抗法者服判息访
在信访工作中。为让信访人讲理有门、申诉有路,该庭推行“热情接待,重在解决”信访流程管理工作机制,对群众来信做到了事事有落实,件件有答复,来信答复率达100%,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理解。
李某某因暴力抗拒执行逃脱后曾两次赴京上访,后被依法判处刑罚,去年春节前刑满释放。为做好该李某某的服判息诉工作,李平庭长及专职信访员丁书华先后三次到李某某家中了解其疾苦、倾听其呼声,向其释理释法,耐心疏导,明确依法申诉的途径,同时深入到周围群众中去,征求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批评和建议,多次与当地政府及基层矛盾调处中心加强联络,就李某某家庭在生活中遇到的危房改造、口粮短缺等实际困难予以帮助。当1000公斤度荒口粮送到因潜逃赴京上访而耽误农时的李某某家中时,其被感动得连声地向法官表示,我打了你们的法官,真想不倒你们还对我家的生活困难给予这么大的帮助,今生今世我再也不上访了。
便民服务让小女孩露出舒心笑容
凡走进高港法院立案大厅的人,无一不为该院立案“窗口”法官们耐心细致的服务所感动。为让群众真正享受到优质便捷的服务,近年来,该庭在立案大厅内设立了便民服务台、导诉台、柜台式立案窗口及信访接待中心。便民服务台配有专门的桌、椅、笔、眼镜和纸张等;导诉台有专门法官为当事人导诉;大厅内舒适的休息场所摆放有饮水机、茶杯等,布置有知全面广的“法制橱窗”等,彰显司法的亲和力。
今年2月14日,一位被狠心母亲抛弃的小女孩向学校请假,特地与父亲一道来到立案庭,向立案法官们专程道谢!原来这位刚上小学的小女孩,父母离异后随母亲生活。谁料好景不长,母亲再婚又添一子,母亲将她视为累赘赶出家门。无家可归的小女孩,投奔了父亲,为解决上学问题,父亲要求前妻将户口转其名下,而前妻却不依不饶,要小孩的父亲贴补最近几年来抚养孩子的费用。因父亲家境不好多次协商未果,其父遂产生“孩子我也不想要了,随她在外面流浪!”的念头。转眼小女孩又要开学了,无奈之下,小女孩只好背着书包来到法院。立案庭的法官们意识到这件事一旦处理不好,小女孩不但无学可上,且很可能无家可归。再难不能难为孩子。法官们立即通知小孩的生父生母到法院,寓情于法,情法交融,耐心地进行法律释明,并与当地政府、学校等有关组织联系,同时伸出援助之手先让小女孩上学再说......当法官们得知小女孩特意赶在情人节请假感谢法官们不但用爱心帮助她上了学,还为她找到了一个温暖的家时,脸上露开的甜甜笑意是那么幸福,那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