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扬州讯:1011下午,扬州广陵法院“分区包干、挂钩服务”活动六个片二十九个小组,分别走进各自包干的乡村、社区开展服务活动见面会。二十九个小组中有十八个小组服务乡村,通过对这十八个小组见面会要点进行汇总,当前农村工作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需要司法帮助。

一、经济纠纷。从整体趋势看,目前村办企业、民营企业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多数企业聘请了法律顾问,经济纠纷一般能够自行解决。经济纠纷主要是过去企业改制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部分乡村财务状况较混乱,村干部欠款、承包金等方面问题较多。

二、征地拆迁方面。土地使用、房屋拆迁等方面矛盾突出。村干部反映,部分百姓不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对拆迁工作存在抵触情绪,常常导致矛盾难以解决。

三、民事纠纷。赡养老人、邻里纠纷、无理取闹、违章建筑等现象时有发生。村民法律意识不强,对诉讼、审判缺乏正确认识,存在“上法院丢脸”等陈旧思想,不配合村干部协调工作,基层组织希望得到法院支持。

法院决定从以下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活动,明确服务方向,为基层解决实际困难。

一、加强宣传教育。一是制作典型案例选小册子,通过选取近年来法院审理的,具有共性和教育意义的案件编排成册,发放到村民小组。二是利用村民代表大会进行集中宣传,就拆迁用地、邻里关系、赡养老人、维护合法权益等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法律法规宣传,解答村民疑问。三是对特定人群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如无理取闹影响他人正常工作的村民、存在“上法院丢人”落后思想的村民、非正常上访的村民,针对特定问题进行特定教育。四是加强对村干部的法律知识培训,通过赠送书籍、开设法治课堂等方式,提升村干部的法律意识。

二、开展巡回审判工作。选择典型案件,巡回审理,让法官走进田间炕头,用群众身边的事、身边的人教育群众,让人民群众真切体会司法工作,理解法院工作的程序和要求,支持法院工作,起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三是加强对基层调解工作指导。与基层调解组织交流民调工作,就地指导基层调解人员调处较为复杂的民事纠纷,将部分简易的民事纠纷委托有关社区、村民委员会调解,用法律和道德双重力量解决民事纠纷。

四是加强与村委会沟通联系。通过了解当地民风民情民俗,做好相关案件的审理调解工作。案件在执行过程中,及早沟通,便于当地相关部门做好准备,提高执行工作效率。加强交流,便于法院更好地把握服务内容、服务重点和服务方向,确保服务活动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