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新瑶同志从1996年调入告申庭分管信访工作,一干就是十年。她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分析论证研究涉诉信访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构筑沛县法院“大信访”的格局,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003年初,为提高涉诉信访案件的办理质量和效率,规范信访案件的办理程序,充分发挥信访工作的职能作用。汪新瑶随其它庭室负责人一起,在院长黄学武的带领下,赴沐阳、泰州、武进、无锡等法院参观学习,在总结外地法院好的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该院信访工作实际连夜起草了《沛县法院信访案件流程管理规定》,对信访案件的立案、分配、办理、结案、监督等均做出明确的规定,将信访案件与其他各类诉讼案件一样纳入流程管理,实现了信访工作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归口办理,从根本上改善和强化了该院的信访工作。

十年的信访工作生涯,她主动放弃了所有的休息天和节假日。特别是遇到重大政治活动、节假日期间,为了做好上访案件的稳控工作,常常是昼夜加班加点。在她的工作日记里,没有休一次探亲假,所有节假日她都是奋战在稳控、劝返的工作岗位上。今年6月,正值省、市开展信访“百日百案”活动期间,家里打来急电,说是老父亲病发住进了医院。新瑶放下电话,心里一阵酸痛,她从哇声堕地,父亲就看着她长大,吃、穿、住、行,父亲照顾得无微不至,父女之情,情深似海。此时,新瑶正交办的一件上访案件,她实在抽不出时间,只能通过电话询问了解父亲的病情。开明的父亲了解女儿的心情,在电话里总是说:“你忙吧,等忙完再回家看我。其实父亲的心情女儿何尝不能读懂?他是多么希望女儿能陪伴在自己身边,女儿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但忠孝不能两全,她把爱献给了信访,把时间放在她热爱的审判事业上了。2005年“十一”期间,正值全运会在宁召开,为了确保全运会期间及国庆、中秋两大节日,南京、北京的安全和稳定,信访工作人员又忙开了。老上访户刘念礼已上访40多年,被当地村民称之为“老诰命!”当晚,汪新瑶突然接到电话,反映刘念礼于昨晚12点发现离家不知去向,新瑶放下电话一看正是凌晨3点钟,她已经没有了睡意,立即布置稳控车辆和人员,组织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迅速出警,赶到车站、路口围追堵截,并迅速向有关领导和部门通报了情况,她本人也带领一队人马立即赶往徐州,找遍了火车站、汽车站、市中院和信访局等各个地方,直至中午11时张终于在中级法院的信访室找到了他,并马上将其劝返。当她将刘念礼送到家安顿好后,已是下午的3点钟,这时她才想起来从早晨3点已忙了整整12个小时,两顿饭没有吃了。她又累又饿,加上精神高度紧张,两腿一软,摊坐在那里再也没有力气站起来了。有人劝她:干了这么多年信访太不容易了,找找领导换个工作,别再干这出力不讨好的活了。她总是淡淡一笑,说:信访也是法院审判工作的一部分,总得有人干,如果大家都不愿意干信访怎么办,我干的时间长,也觉得习惯了,再苦再累心也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