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法院积极利用20098月成立涉台案件合议庭的新平台,加强对涉及台胞、台商、台企案件的专业、集中审理,近日,经过对合议庭成立以来新收案件类型及结案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针对性解决对策。

涉台案件基本情况一是劳动争议案件仍在涉台民事案件中占比较大。昆山市台资企业众多,台企员工总量大且流动性强,引发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一直居高不下。特别是由于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以后,有些企业员工对新《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存在误解、导致的不当纠纷,以及受金融危机影响产生的企业裁员或降薪等引发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较多。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仍将是涉台民事案件中的主要部分。

二是涉台民间借贷纠纷有进一步增多的趋势。由于台资企业在大陆融资能力有限,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要维持生产经营,部分台商往往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获得资金支持,由于对经济形势以及企业的经营状况预期不足,导致无法按时偿还借款导致民间借贷纠纷。

三是涉及台湾地区人士或企业以及台湾人士在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地注册的公司等纠纷有增多趋势。昆山法院自获得涉外、涉港澳台案件审理权限以来,涉台案件一直占据主要地位,其中包括一些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公司,实际也为隐性涉台案件。此类纠纷往往源于大陆台资企业与台湾关联企业因经济危机导致的贸易中断,但由于涉及境外公证、认证以及往来贸易凭证复杂认证困难等原因审理难度较大。

四是涉及台湾人士的投资纠纷有增多趋势。由于目前两案人员流动频繁,台湾人士在昆山台资企业中工作的人数也较多,经过多年的工作经历,大多数来昆工作的台湾人士也逐渐脱离原先企业自筹资金创业,但此种个人创业往往伴随着合作不规范、贸易手续不规范等等纠纷隐患,特别是创业初期,引发的纠纷较多。

为此,昆山法院提出如下对策:一是加大对台资企业《劳动合同法》的培训和指导工作。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用工制度,对企业员工存在对《劳动合同法》的误解予以纠正,树立企业员工与企业共存亡的意识。同时加强与市劳动仲裁庭沟通协调,对于人数众多的涉台劳动争议案件,在仲裁阶段提前参与,与仲裁庭共同开展调解工作,力争平息矛盾、解决纠纷,将劳动争议案件消除在萌芽状态,减少到法院起诉。

二是加强对在昆台资企业或台商融资现状、需求以及解决途径的调研工作。帮助企业通过合理规范的融资途径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向市委、市政府进言献策,积极引进台湾地区银行进驻昆山,通过台商在台湾资产由台湾银行跨地区进行融资,彻底解决台商融资难问题。进一步规范目前的民间借贷行为,联合市公安局加大对高利贷的处罚力度,积极引导台商、台资企业进行适当、适度投资,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三是妥善审理有关台湾地区个人、公司在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地注册公司的案件。由于该类案件往往在台湾地区被关注度较高,影响大,审理中一定要慎重稳妥,避免单纯追求办案效率而忽视质量。对台湾人士在昆投资引发的纠纷,应秉着保护台商、台胞合法权益的原则,不简单从表面证据看待问题,应深入交易实际,查明客观事实,切实保障台商、台胞的合法权益。并加强对台商、台胞法治宣传,引导其通过正常的渠道进行投资,使其合法权益能够更好地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