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盐城讯:在基层基础建设工作中,东台法院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充分展示自身特色,全力打造“叫得响、措施实、效果好”的工作品牌,司法公信力和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

一是实现互动共赢,打造“诉警对接”工作品牌。该院“诉警对接”工作的思路源于基层司法实践,是“诉调对接”工作的延伸和拓展。处于综合治理最前沿的人民法庭和公安派出所、交巡中队,目前都面临着案多人少、警力不足的困难。该院时堰人民法庭和辖区公安派出机构在实践中摸索出联手化解纠纷的协作机制,警方在合作中通过法庭的及时确认,使其协调纠纷各方所达成的协议有了法律效力;法庭通过提前介入,更全面的掌握纠纷动向,并在公安派出机构设置了一道诉讼“过滤层”,双方尝到了1+1>2的甜头。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当地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乡镇党委对此大力支持。该院对这一新生事物及时总结,主动与市公安局协调,正式挂牌成立“诉警对接”工作室,规范运作,全面推广。这一工作机制得到上级法院的充分肯定,《人民法院报》和最高院《法院工作信息》分别作了详细介绍。

二是延伸庭审效果,打造巡回审理工作品牌。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继承和发扬司法工作优良传统,充分发挥人民法庭的前沿阵地作用,大力开展巡回审判工作。2006年以来,六个人民法庭采用巡回方式审理各类案件2900余件,巡回审判率逾五成,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多家新闻媒体予以推介,《江苏法制报》以整个版面进行了报道。在巡回审判中,充分发挥固定或巡回审判点的作用,坚持“审结一案,教育一片”,尽可能使巡回审判活动成为倡导优良社会道德风尚、宣传国家法律和政策的平台。在案件类型选择上,将赡养、邻里纠纷等法律效果与社会价值取向相一致的案件作为巡回审判的重点。在审理过程中,结合东台市开展的道德评议活动,利用庭审间隙,组织旁听村民就案涉纠纷进行道德评议,让村民们在参与中进行自我教育,同时促成双方当事人认识自身过错,为矛盾化解打开通道。

三是促进依法行政,打造行政审判工作品牌。近年来,该院紧贴依法行政的社会发展方向,紧扣“官民和谐”的时代旋律,创造性地开展行政审判工作。在行政审判中,努力讲究办案效果,坚持把解决行政争议,化解官民矛盾作为行政审判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加强协调和矛盾化解工作,增进公民与政府之间的相互信任。定期召开行政审判与行政执法工作座谈会,听取行政机关对行政审判工作的意见,对行政执法提出有质量的司法建议,促进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的良性互动。建立备案制度和监督制度,与市政府法制办共同举办行政首长出庭应诉辅导班,共同构建督查机制,进一步推动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工作。2007年以来,该院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率超过80%。至今年,我院行政审判保持20年无发改,以这一成果为主题的行政审判工作经验得到上级法院的充分肯定,最高院今年第10期《法院工作简报》全文转发了我院行政审判经验材料,并专门配发了编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