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上午,镇江新区姚桥镇庄基村召开了一次“农民民事调解会”,主持人是新区法院院长高国华。调解会开了近两小时,调处了一起纠纷,派发了数百本涉农法律普及读物。农民们说,这样的“送法下乡”真实用。

虽然是星期天,公开承诺“无假日”的镇江经济开发区法院仍按计划“送法下乡”。上午9点,院长高国华等4位法官准时到达目的地??姚桥镇庄基村。村委会会议室已聚集了大批村民。村干部向大伙儿逐一介绍客人的名字,然后宣布当天“民调会”的议程:院长发言;法官送普法书籍;村民自由提问;个别调处矛盾纠纷。

高国华发言后,会议桌上的《劳动合同法新增涉农条例》《外出务工人员法律手册》、《物权法实用手册》、《农民工维权指南》等数百本普法读物被老老少少“哄抢”一空。接下来,不断有人向法官咨询,有关土地政策法规、宅基地归属、相邻关系等方面的话题最热门。因为人太多,法官们干脆走进人丛,与提问者促膝交流,答疑解惑。

村民贾老太与邻居因为噪声等问题产生矛盾,两家的代表先后接受了调解。高国华认真听取了双方陈述,就争议焦点涉及的法律关系作了浅显易懂的分析,还充满人情味地建议双方“不带情绪、发扬风格”。半个多小时后,双方终于同意再约时间,协商解决纠纷,而在此前,两家人是怎么也不愿意坐到一块的。

“高院长讲话入情入理,我们的气顺多了。早知道法官是这么看问题的,两家的矛盾可能不会拖到现在来解决。”贾老太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