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难”,对于从事执行工作的女法官难上加难。然而,徐州市丰县人民法院女法官曾杰,连续3年办结执行案数量及执结标的金额均居全院首位,这缘于她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三字经”,即“心”、“情”、“劲”。

“心”诚则灵

女法官没有男法官健强的体魂和感观上的威慑力,但曾杰以其女性特有的耐心去感动当事人、用恒心去说服当事人、拿爱心去感化当事人,让执行这个硬梆梆的工作充满了人性化色彩。

20046月,曾杰承办一工伤案件,申请人终身残疾,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十分困难,而17名被执行人互相观望躲避责任。看着申请人破落的家庭和亲人们渴望的眼睛,曾杰彻夜难眠。她逐家登门做被执行人的思想工作。一天下来她走遍17家,当事人感动之余,纷纷履行义务。

200610月,曾杰执行一起欠款纠纷案。李某为逃避债务在外不归。为查其存款,曾杰跑遍了丰县各家银行,之后又多方取证,发现李某与前妻孙某离婚前已与申请人形成了债务关系,于是又多次做孙某的工作。最后李某、孙某被她的恒心和毅力打动了。当王某接过欠款时,喜极而泣。

面对贫困弱势群体的当事人,曾杰始终充满爱心。对她来说,为了一件案件妥善及时处理,跑十几趟腿,打几十个电话,苦口婆心,是司空见惯的。有的当事人感动地说:“对我们的案子,曾法官比我们自己还上心。”

以“情”感人

俗话说,“柔能克刚”。曾杰看上去质朴文静,正是这种平易近人的形象,促进了她与当事人的沟通。她以自己的感情、真情和柔情,让执行工作充满人性化、感情化,使一桩桩案件得以执结。

20057月,曾杰承办了丰县工商银行申请执行丰县交通局二运公司借款合同纠纷一案。“语言是打开心灵的钥匙”。在多次找不到被执行人法定代表人王某的情况下,曾杰把电话打到了其家中,王某的妻子却出言不逊,并将电话挂断,让她吃了一个闭门羹。曾杰说,她说当时是窝了一肚子火,但看看王某年龄也不小了,二运公司倒闭了,仅是几十名下岗工人的吃饭问题就够他闹心了,再加上贷款未还,人家也是愁呀!怎么办?还是多跑吧!几经周折后,王某终于被曾杰的热情所感动,同意偿还债务。

家,是每个人的港湾。但在天平与家庭上,她知道砝码该向哪边摆。一次,她母亲因病住院,可她从没有请过一天假到医院照顾老人。同一病房的一位老人就问:“你女儿怎没来陪过你啊!”她母亲摇摇头:“她想来呀,可她的工作太多了!”难道她就不爱母亲吗?不,她更懂得在爱的天平上哪一头更重。

疾风“劲”草

“执行难,难执行”是多年来困扰法院工作的顽疾。然而,当事人却在曾杰那里找到了不同的答案。曾杰凭着一股巧劲、韧劲和干劲,使正义的天平在执行中熠熠闪光。为了执行,她曾经两个多月奔波忙碌在外;为了执行,她曾受到过当事人的威吓,无惧无畏。为此,同事们打心眼里佩服她的执着,称她为“拼命三娘”。

20068月的一天晚上,5岁的儿子突发高烧,不巧曾杰的丈夫在外值勤。她正准备上医院,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传来。“曾法官,我是张某,我看到被执行周某了。”怎么办?曾杰咬咬牙,毅然将孩子交给住在不远处的婆婆。当半夜里曾杰出现在周某家时,周某惊呆了,为她的干劲所折服,当即就将1.5万元交出。凌晨3点多,曾杰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回家,看到儿子烧得神志恍惚,愧疚的泪水一下流了出来。

一次法院开展夜间执行活动,领导考虑到曾杰是个女同志,没有通知她。曾杰得知后主动请缨。执行结束已是第二天凌晨5点多,一个同事猛然想起那天她因头痛刚刚挂过盐水,就问她感觉怎么样。她淡淡一笑:“没事!”但同事分明看到她那因病而蜡黄的脸。

柔肩担道义,正义护法威。曾杰,这个执行一线的女法官,念好“三字经”,用柔弱的双肩挑起执行的重任,描绘出女法官那道绚丽而又独特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