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情感就仿佛是在理性和非理性的迷离交错的小径上做富有浪漫色彩的、神话般的漫游。

情感是本能和思想,是自发性和自觉性,是淡泊和欲望,是烦恼和欢乐,是痛苦和快慰。情感将人们的种种体验装进万花筒,变幻着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

情感寻寻觅觅,总在找着他的回声交流和回报。

有时情感得不到回报,是因为人们把它当作重大的秘密掩藏起来,情感尽管十分深厚,却缺乏具体的外在表现。

有时,是由于获得回报的幻想没有转化为现实。

在苦苦的寻求情感的回报中,你燃尽了自己,蜡炬成灰,又因身心疲惫而感到失魂落魄、狼狈不堪,你甚至会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

咳!你不必灰心丧气,理智必然请激情让路。如果说,一个没有情感的人会变成铁石,那么失去理智控制的炽热情感就会烧毁心灵,无怪乎沙翁在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中告诫世人时说:情感犹如炭火,必须使它冷却,否则那烈火会把心儿烧焦,情感放纵无度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廊桥遗梦》,曾风靡了全美国。然后又横越太平洋畅销中国,使千百万中国人,尤其是中年人感动得热泪纵横:中年摄影家罗伯特.金凯以他特有的魅力,背着他的吃饭家什,驾着雪佛莱卡车在麦迪逊县的第七座廊桥与弗朗西斯卡相遇,然后一见钟情,便开始了四天四夜惊心动魄的相爱,结局却是双方理智地分手。这段不了的情缘,因世事的羁绊而无奈分离。年复一年的缠绵思念,漂泊不停的流浪伤感,使情感燃尽,终身刻骨铭心。

有一句时髦的口头禅说:“不求长相厮守,只求曾经拥有。”

拥有什么呢?是初恋时热血沸腾的激情?是婚姻长河中一朵婚外恋的浪花?是信誓旦旦承诺后的一次叛逆?是现代文明中婚姻家庭观对世俗旧观念的挑战……

哦!不,好像都不是。当责任和义务神圣地“统帅”着你,当法律和使命庄严地规范着你,当伦理和道德紧紧束缚着你,面对邂逅目光撞击的火花和心灵的感应,你只能沉默,如山一样地沉默,远远的、凄凉地遥相隔望,把万般的无奈藏进深深的遗憾之中,而后仰天长叹:“但愿真的有来世。”

标榜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美国人都如此,何况强调责任、克已为荣的中国人?

理智中不能缺少感情,感情中也不能缺少理智。在情感的激流里,唯一的选择是让情感在燃烧中变得更深沉,更富有理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