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某是安置房小区的物业,见所在小区内很多房屋都没人入住,便找到做中介的朋友李某,打算和李某一起联系房东后,把房子租下再转租出去,赚点差价花花。有这样的资源,李某当然乐意。

 

去年7月,两人一同来到小区,挨家挨户的敲门,最后发现3幢有五套房子空关,水表读数也为零,两人就打电话联系房东打算租下来,可房东的电话怎么都打不通。

 

“今天算是白跑了,改天再找找吧,我有事先回去了,再联系。”说罢,林某便离开了。

 

李某心想,既然都摸过底,房子也空关着没人住,没理由白跑一趟,先租出去套点钱花花也好。下午,李某来到了华东电器城的一家五金店,花200块买了四个锁芯后,又回到了小区,撬开了空关房屋门的锁芯,换上了自己新买的锁芯。晚上,李某去了网吧,将空关房屋的信息登在了房屋出租信息平台上,一切准备就绪,李某安心的回到家静等鱼儿上钩。

 

果然,第二天一早,李某接连收到两个电话,询问租房事宜。李某先后带两批租客实地看房,租客对房屋和房租都很满意,当即便签订了《房屋租赁合同书》。租客甲一次性将三个月的租金连同押金,合计8000元都给了李某。租客乙也付了500块定金。这头刚签完合同,那边又有电话打了过来,生意陆续上门。让李某万万没想到的是,租客甲和租客乙竟是同事,两人见面聊天时聊到自己在附近同一个小区租了房子,一核对才发现,两个不同姓名的“房东”签的租赁合同格式和留的手机号码竟然一模一样,意识到自己可能受骗了,两人一并到派出所报了案。公安机关接警后,赶至该小区将正在带客看房的李某带回了警局。在法律面前,李某如实交代了自己冒充房东进行诈骗的犯罪行为。(文中人物均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