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苏州讯:“这不是我们娄北社区吗?”“小吴,快看,你和法官一起在厂里拍的照片上展板啦!”“哦,水上审判就是这样的啊,法官坐到我们船上来审判了!”在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法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展板前,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参观活动接近尾声之际,他们的话里话外饱含着对法官工作由衷的理解和认同。

2009925,相城法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由基层社区、共建单位和区内重点服务企业代表等组成的“参观考察团”, 45位群众代表有幸在首个法院开放日进入了人们心中庄严而神圣的法院。

少一分刻板  多一分关怀

进入审判大楼前,必须通过安检,这是庭审安全的重要保证,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法院的严肃性。经过讲解员的解释,人们愉快地接受了安检,大部分人的脸上虽有一丝紧张,但更多的是掩饰不住的兴奋。代表们纷纷拿出相机、手机拍照、摄像,因为眼前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而奇妙的:法院有哪些部门,真正的法庭是什么样的,法官是怎么断案的……

顺着大厅右手的指示牌,一行人来到了宽敞的立案大厅,两百多平米的大厅内共有四个窗口,分别受理不同类型的案件。立案程序、“八个不要”、“六条禁令”、诉讼风险提示等规章一律上墙,让人一目了然。摆放整齐的专门填表桌、供当事人休息的椅子、饮水机、便民伞等一应俱全,让人感觉到法院服务工作的人性化。

左手边的信访大厅布置类似,但让人觉得奇怪的是大厅里除了工作人员,并没有人在咨询。“相城法院是全市法院系统上半年涉诉进京零上访的两家法院之一,现在案件的受理普遍注重通过一系列调解来达成双方的一致,即使进入审判环节,最终的判决结果也比较公正合理,所以一般不会出现上访。”讲解员的话及时解答了人们心中的疑问。

在市级青年文明号??法警大队的器械室,朱大队长正在向大家讲解器械的用途。人们一边点头称赞,一边用一个个镜头将防刺手套、防火毯等新式装备记录下来。

一楼的参观即将结束时,讲解员请大家谈一下感受,谈得好的待会可以现场观摩庭审。听说自己可以跟人大代表一样被邀请进庄严的法庭,大家纷纷踊跃发言。一位公司职员“威胁”同来的经理说:“来法院起诉立案原来这么方便,以后你可不能随便拖发工资啦!”一句话惹来哄堂大笑,大家一致推选他为现场观摩人选。

上二楼的楼梯上,人们听到了这样一组数据:建院以来的八年间,法院的案件数量从不足2000件翻了近三倍,今年预计要达到6000件,而每个法官平均一年要审200件案子,工作压力可想而知。“所以,我们一方面尊重大家的诉讼权利,出现拖欠工资之类的事情要依法维权,另一方面,为了减少法官的压力,最好通过调解解决纠纷,大家说对不对啊?”“对!”刚才开玩笑的小伙子大声表示支持,大家也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少一分私心  多一分耐心

进入到二楼便是进入了法院的核心??审判法庭。初来乍到的人们一下子看到十几个法庭,不免有些眼花缭乱的感觉,有人在担心找不到出去的路,而更多的人开始探头探脑,想看看真正的法庭跟电视上看到的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善解人意的讲解员笑着拉开了一个空闲法庭的大门,庄严而神秘的法庭一下子呈现在人们面前。这下,五花八门的问题又来了,“书记员为什么坐中间啊?”“审到一半停电了怎么记录呢?”“怎么有块印泥放在这里?”“我们可以坐到法官椅子上感受一下吗?”虽然之前有所准备,但问题还是有点出乎意料,于是讲解员一一耐心地解释:书记员在中间可以更客观地记录庭审各方的对话,书记员电脑旁的一个大白盒子里装的是应急电池,印泥是为了方便不会签字的当事人按手印用的,而对于好奇的人们想过一回法官瘾的要求,讲解员也爽快地答应了。大家排着队坐在法官席上美美地“享受”了一把,个别胆大调皮地还拿起法槌假模假样地敲了一敲。不过在听完法槌作用的讲解以后,他们对于手上这个小东西油然而生出一种敬意,轻轻地拿起、放下,生怕敲坏了它。

三楼走廊里,讲解员正在向人们介绍民二庭的受案范围和工作特色。参观人员里两个小姑娘在悄悄议论:“法官的工作原来不只是坐在高高的审判席上判案那么简单,还要负责调解呢!”“哦,对,上次在电视上看到王三男法官介绍他的调解经验,有的案子半天就调解完啦!”“要不,一个法官一年两百多个案子怎么审得完啊”……正说着,讲解员示意大家保持肃静,轻轻拉开一个法庭的后门,带领大家有秩序地坐下,亲身感受一下庭审。说得起劲的两个小姑娘互相吐了吐舌头,凝神观察法庭的每一个角落。

庭上正在审理的是一起公司间的经济纠纷,坐在法官席上的正是二位心中的“偶像”王三男,他正耐心地听取原告代理律师的陈述,不时地点头。亲眼看到工作中这位和蔼可亲、面带笑容的中年人,两人一下子明白这位全市十佳法官、“桥梁调解法”创始人并非三头六臂,也没有特异功能,有的只是一颗公正、善良、为他人着想的诚心。

少一分严肃  多一分温馨

少年法庭是法院刚成立的专门庭室,也是大家颇感兴趣的地方。里面的桌椅摆设明显与其他法庭不同,桌子拼成一个大圆桌形,椅子的高度差距也明显缩小,椅背上的淡黄色给人一种舒适、平和的感觉。这其中的原因,代表们也想出不少:有人说是出于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有人说是为了减少与法官的距离感,还有人说这样营造了一种平等的氛围,更有利于抚慰未成年人脆弱的心灵。是的,少年法庭的摆设充分体现了司法的人文关怀,更有利于挽救失足青少年,帮助他们改过自新??大家想到的,也正是法官们在做的。

在连接审判大楼与办公楼的法官通道里,摆放着争创青少年维权岗活动的展板。在这里,大家看到了法官们在法庭以外深入学校、社区、看守所为未成年人开展的讲座、案例宣传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看到了法院组织安排学生们旁听庭审、辅导他们模拟开庭所做的大量的工作,更加深了对法官工作的理解和敬佩。对于法院这样贴心周到的考虑,一位社区的老大娘是这样形容的:“小孩子年轻不懂事,容易犯错,如果一棍子打死,家长不知道会多伤心,孩子以后也没脸做人,法官们提前想到了这么多,以后会有好报的啊……”

下到办公楼一楼大厅,大家一起参观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实践活动展览。“联百村、访千企、访万户”活动、水上审判、巡回审判、现场发放执行款等等活动都曾是大家亲眼见到的。为了方便群众的诉讼,法官们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尽量把工作做在前,做到位,做得当。看到图片中自己熟悉的生活和工作场景,结合文字说明,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法官工作的辛苦与无私。正如一位社区主任所说:“如果说法庭上的他们是可敬的,那么法庭之外的他们更是可亲的!”

在参观结束后的座谈会上,大家观看了纪录片《跨入第一方阵》,对于法院近几年来改革创新、队伍建设方面的工作有了整体的印象。法院院长向代表们介绍说,通过这样的开放日活动,希望可以增加法院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消除人们心中对于法院的距离感。法院与群众的交流与沟通是相互的,群众通过这项活动可以对法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法院也会因此大大提高社会公众的认知度,在人们眼中少一分严肃,多一些温馨。希望大家多支持法官工作,多理解法院的规定,多提宝贵意见,以促进法院更好运用手中的权力,以高水平的司法能力回报公众对法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参观人员中的一些社区干部和企业负责人也表示,以前对于法院的工作稍有了解,但还停留在表面和局部的一些工作上。今天通过实地的走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法院敞开大门主动欢迎参观和监督,是工作观念的进步,充分体现了法院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希望法院今后定期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并形成一种长期的制度保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