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法院精心打造民心工程播撒法律温暖
作者:许方 发布时间:2009-08-12 浏览次数:425
本网徐州讯:新沂市窑湾镇河口村81岁的王老汉,膝下子女成群,儿孙满堂,却流落街头,无家可归。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为赡养问题来到法院打官司,法院不仅免收了诉讼费,还考虑其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派专人照顾老人吃住,让他在法官的悉心照料下很快就了却了与儿女们的数载积怨,老人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王老汉与儿女们的纠纷得到如此迅速妥善的解决,得益于新沂法院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开展的 “真心诚意爱民、提速办案利民”活动。
该院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为全力打造“民心工程”,真心诚意爱民、为民,积极创新服务思路,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注重引导干警将工作热情转化为群众的真挚感情。首先,开展“双百”调查活动,即走访百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回访百名当事人,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查找群众不满意的地方。经过排查、梳理出工作中对当事人存在析理不够耐心、接待不够热心、办事不够专心、个别法官有承诺不兑现,随意延误开庭时间,利用职务便利为一方当事人说情现象。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该院及时进行了审判作风教育整顿,并实行“5432”工作制度。“五心”即接待群众热心、解答问题专心、调解矛盾耐心、处理问题公心、接受批评虚心。“四个一”即对待当事人一张笑脸、一把椅子、一杯热水、一片诚心。“三声”即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二个不”即不接待完当事人不下班,不因为自己的言行不当导致当事人不满意。通过狠抓落实和督办 ,强化了干警司法为民的宗旨,树立了群众事事无小事的理念,使全体干警为群众服务、献爱心变成了自觉行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院为当事人减免诉讼费22余万元、法官个人为经济困难群众捐款物价值50000余元。
其次,该院针对近年涉及“三农”案件多、困难群众多的现状,在立案、诉讼、执行等环节上下功夫,构筑“绿色通道”, 依法加大保护力度,让当事人少跑路、少费心、少花钱,切切实实感受到法宫的热情周到,办事公正高效。一方面从抓立案环节入手,公示立案有关程序,指导当事人起诉,为他们维权指明途径,避免诉讼风险。对生活确有困难的群众实行即诉即立,并依法减、免、缓收诉讼费用,确保有理无钱的人打得起官司。另一方面为当事人提供良好的环境,在近
第三、为解决边远乡村的当事人应诉难、身体不便到庭难,该院提出响亮的口号:“将困难留给自己,把便利留给当事人”,积极推行普通程序简便审,简化办案程序、加快办案节奏,让群众不因诉讼而误农时或工作。如今,个案的审限期由过去的40天缩短为现在的25至30天,85% 以上的案件在法定期限的一半时间内就能审结。
该院还根据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工作规律推出“假日法庭”、“巡回法庭”,实行定期、定点、定人巡回办案,周末轮班办案,让当事人足不出村就可以得到法律服务。同时,为实现案件社会效果、政治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该院把调解作为民商事审判的基础工作来抓,做到定纷止诉、案结事了。今年以来,截止目前全院实现调解率65%,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该院通过开展“民心工程”,既方便了群众诉讼、密切了党群关系,又实现审判质量、效率和效果全面提升,树立了为民、务实、清廉的法官队伍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