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苏州讯:近日,曾5年上访40余次的裘雪华、裘辛夷诉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在苏州市金阊区法院的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2002422,原告裘雪华因怀孕入住被告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分娩。因医护人员产钳操作不当导致裘雪华及其女儿产伤。医院为此给予与裘雪华1.1万元的经济补偿。然而,裘雪华自身的产伤未能痊愈,其女儿却被诊断为脑瘫、癫痫、弱视。雪上加霜的是,裘雪华的未婚夫却在此时抛弃了她。为了孩子的抚育费,裘雪华和其孩子父亲打起了官司,案件历经一审二审,最终因孩子父亲下落不明而只得终结执行。接踵而来的不幸导致裘雪华精神部分失常,经鉴定为限制行为能力人,偏执性反应。从此,没有生活来源的裘雪华母女俩靠其姐姐的微薄收入勉强维持生活。

20032月,裘雪华以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将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告上法院,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赔偿其211万元。因鉴定机构原因,该案医疗鉴定经六次反复,整整拖了四年。期间,裘雪华的情绪极不稳定,频频到市中院、省高院及省市政府机关上访46次。多次到医院闹事,扬言到最高法院等国家机关上访,并要跟承办法官同归于尽。法院庭审时,裘雪华总是衣冠不整、披头散发,多次出现头撞墙等过激行为。

针对该案的特殊情况,金阊法院高度重视该案审理。院、庭领导多次研究案情,制定审理方案。庭领导与承办法官数十次与双方当事人谈话,不厌其烦地摆事实、讲道理,耐心细致地做好疏导和调解工作。尤其是承办法官林丰每周都要和裘雪华姐妹俩沟通,耐心细致地解答她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对裘雪华母女的生活困难,主审法官也一直挂在心上,时不时地给她们送些吃的,还主动借钱给她们看病。看到裘雪华开庭时穿的破破烂烂的,一些法官将家里多余的衣服送给她们穿。久而久之,法官们的热情逐步赢得了裘雪华的信任。由此,裘雪华慢慢缓解了对被告方的仇恨心态,愿意坐下来和被告商谈具体事宜。同时,院、庭领导多次到被告方医院做工作。经金阊法院的不懈努力,双方当事人终于自愿达成了调解协议。原告母女俩拿到了全部赔偿款,做到了案结事了。一起历时五年的医患纠纷案就此圆满地划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