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麾下的“兵”说:他是“工作狂”,状态满弓、常年出满勤;他的“上级”云:他是“孺子牛”年均办结案件260余件,指导2名法官审结案件100余件,妥善处理诉前纠纷近200起;辖区百姓称:他是勤政为民、勇于担当的好法官。

  他,就是盐城市盐都区法院秦南人民法庭副庭长、盐城市劳动模范--徐银贵。

  愿为百姓劳顿

  “工作着就是幸福的,付出和奉献的过程,就是感受着光荣和幸福的过程。”这是徐银贵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辖区的百姓们都说他有颗热心肠,只要群众有需求,他总能够第一时间想方设法帮助化解。

  去年3月初的一个上午,一对老夫少妻怒气冲天来到法庭,强烈要求结束“不幸”的婚姻。面对双方“如狼似火”的目光,徐银贵分别给这对夫妻倒上一杯热水,轻声细语地说:“你们是新组合的家庭吧,为何要提出分手?”徐银贵的话音刚落,老夫的少妻拍案而起:“他身在曹营心在汉,整天惦记前妻老小,我咽不下这口恶气!”“她疑心特重、无事生非,经常搞得家里鸡犬不宁,闹得左邻右舍不得安身,这样的日子受不了。”到法庭闹离婚者不少是因斗气而来,这对老少夫妻亦属此类,这样的场景对于徐银贵来说已是见怪不怪了。“老夫少妻有话为何不能好好说?古人云,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成夫妻,离婚二字休出口。”“这话我爱听”老夫张某连忙赞同,少妇李某也不再嚷嚷了。徐银贵见机趁热打铁,一方面给双方析法明理帮助他们知得失,一方面用“和为贵”的案例劝说双方珍惜宽容福常在。和风细雨般的疏导,这对老夫少妻脸上顷刻“阴转晴”。张某当即表态从今往后有事不瞒不掩真诚待妻,不做有损夫妻感情的事。李某也坦诚地说,“我也有错,保证不再任性,允许老头保存心中的'秘密'。”面对面掏心窝的沟通,一对老夫少妻离婚风波嘎然而至,双方手拉着手肩并着肩走出了法庭庭院的大门。

  今年 3月,徐银贵在下乡案件回访,路过尚庄镇民胜村时,听到村民孙某与近邻吵得不可开交,缘由他家饲养的鸭子不少突然死亡,他怀疑近邻“使坏”所致。徐银贵见状立即对围观的村民们解析:“家禽突然死亡是常见现象,随意或无故怀疑他人要负法律责任,如确有疑虑可将鸭子送镇防疫站检测会真相大白的!”一席话很快平息了事态。闻讯赶来的村干部十分感激地说:“多亏你在现场,要不然后果难料。”

  愿为乡镇分忧

  “有事找银贵!”这是辖区4个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的一句口头禅。徐银贵主持法庭工作三年来,他倾心为乡镇党委政府当好法律“参谋”,先后帮助化解涉府案件10余件,件件案结事了。

  2014年3月,仇某在秦南孙伙村承包了400亩土地和80亩水面,以创建“农家乐”为由,吸引村民投资入股分红。不少急于致富的农民心动了,很快成了他“旗舰”的一员。殊不知,仇某对市场风险缺乏预判以及对规划设计缺少认证,盲目求大求快,结果事与愿违,“农家乐”在建设中段资金链断裂,工程建设由此“停摆”。

  在诀择中仇某选择了下策,溜之大吉--跑。消息不胫而走,农民们不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辛苦得来的血汗钱打水漂。“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找政府说话”,霎时间,村民们齐聚来到镇政府,强烈要求讨个说法。

  “徐庭长,请速来镇政府驰援。”接电后徐银贵火速赶到现场。面对激愤的村民,徐银贵大声对村民们说:“大家的心情我理解,当下需要寻找合法的渠道才能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点!”情绪激昂的村民们顷刻震静了 。徐银贵因势利导,在帮助村民厘清法律关系的同时,立即给镇政府提出代村民启动法律诉讼程序、依法对在建项目实施保全、敦促仇某等人尽快达成还款协议的三条建议。在场村民们紧锁的双眉打开了,一位村民说:“我们相信法官,请政府主持正义。”

  徐银贵的举动,深深地打动了仇某。经调解仇某与投资的村民达成了分期付款的协议。镇政府亦通过招商引资等渠道,仇某的在建项目被一新的投资人所接收,“农家乐”建设迅速恢复了生机,“农家乐”接待四方来客于今年初变为现实。

  今年3月,尚庄镇政府因修路欲占用农民胥某近十亩的土地与鱼塘,双方因资金补偿额度差异较大,多次协商未果。胥某一张诉状将镇政府告上法庭。工期在即,化解纠纷拖不得!徐银贵当天来到实地调查,很快找到问题的症结:土地与鱼塘补偿的标准为4万、4000元。胥某要求政府一律按4万元的标准给付。政府则认为,胥某的鱼塘是政府前些年用于安置补偿的,胥某一直占用,当下发展交通、造福一方,补偿费用不可都按土地补偿标准兑现。手心手背都是肉,啃政府要不得,坑农民不足取。于是,徐银贵在乡镇呆了一周,先后与胥某沟通不下十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使胥某明白想致富先修路、大河不满小河干的道理,愉快地接受调解,最终胥某得到二十多万元的补偿,双方握手言和。

  近年来,农村土地纠纷频发,标的尽管不大,但群众与政府的对立情结绪较大,徐银贵总是走进村头、深入户头,把理说透,把政府涉农政策、法规讲清,80%的纠纷第一时间得到化解,无一上访。有人问他:处理这类纠纷为何乐此不疲?徐银贵笑咪咪地说:“人民法庭常年根植基层,辖区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只有拿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才能配得上是人民的法官。”

  愿当干警人梯

  秦南人民法庭在编干警7名,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他(她)们全是清一色的80后、90后,学历都在法律本科以上。徐银贵在他们眼中,是班长、是兄长,更是帮助他们成长的好“师傅”。

  力倡开卷有益、激励读书增智。他主持法庭工作的第一年,他就在全庭立下新规矩:全庭要大兴读书学习之风,每个人都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为使读书学习成为干警的自觉行动,他给每位干警拟定了学习计划,并使读书学习成为一种常态,人人在阅读中享受快乐。胡平是一名法学本科毕业生,来法庭后受到浓烈求知氛围的感染,他利用住庭的大好时光,在尽快熟悉掌握书记员工作的同时,手不释卷,阅读了许多中外经典名著及法学大典,并结合本职勤于笔耕,先后有不少调研成果被省市相关刊物和媒体采用。小胡高兴地说:“这是庭长教我多读书获得的成就,对于立志从法受益终身。”

  力助改革创新,催生新人辈出。 徐银贵善于思考、拒绝守旧、追求创新,去年初,针对庭区民事纠纷骤增的实际,他结合当地民风民情,集中全庭干警智慧,成功探索出“民事纠纷庭前三结合调解模式”、“离婚案件一周缓冲法”等三种调解法,使辖区民事案件调解率提升至70%以上。助审员孙红芳是个最大的受益者,徐银贵鼓励她在实干中运用,不断拓宽视野、积累执法经验。在徐银贵鼎力支持下,孙红芳锋芒初显,在法庭工作不到一年,就成为独档一面的多面手,2013年至今,她已审结各类案件近700件,且无错案、无上访、无发改,其中还有5件案件被评为精品案件,连续三次被评为院办案标兵。人们惊讶她的进步之快,她自豪地说:“我的本领是从庭长身上学来的。”

  力促乡村安康,聚集向善力量。徐银贵常怀为民之心,常念百姓之苦。2014年3月,针对农村离异子女抚养纠纷频增的实际,他在庭里成立了由3名年青干警组成的“让爱满满”护蕾小组,由他们常年负责开展专项“抚养费”、“探视权”双向保护等活动。蔡立婷是个心细善良的女孩,她在定期回访中,从不放弃与每个离异家庭的孩子进行交流、沟通,悉心听取他们的诉求,仅2014年她成功化解了20余起离婚后抚养探视纠纷,乡村留守的老人们个个夸她是送温暖、安民心的好姑娘。

  愿当干警人梯,换来硕果满枝。秦南人民法庭先后被盐城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全市十佳政法单位”;被表彰为“诉讼调解特色法庭”;被省法院荣记“集体二等功”;2名干警被省、市法院表彰为“省、市法院诉讼调解先进个人。

  状态满弓,激情满格,乃干事成业之需,徐银贵的成功实践为一路前行的同仁作出示范,鲜花谢他莫属。